-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迅的四次商业投诉.doc
鲁迅的四次商业投诉
协大祥的褪色灰布
1927年10月3日,鲁迅偕夫人许广平从广州来到上海,住虹口横浜路景云里23号。沪上学界,闻先生至,纷纷请往讲演。鲁迅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就先后收到了劳动大学、立达学园、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大夏大学、中华大学、光华大学等邀请。江南的阳历十月,已经进入深秋,不像广州那样还可穿衬衫,像鲁迅那样的体质,得在衬衫外面加上外套,早晚还得加一件羊毛背心。于是,鲁迅就决定做两件被江南人称为“长衫”的单层布袍子。有来访的朋友知道后,向先生推荐“协大祥”的布料,说那是“沪上第一,全国首创”。于是,鲁迅就决定去“协大祥”剪布。
“协大祥”于民国初年在沪上开张,由宁波人柴宝怀、丁丕山投资,孙琢章出面经营,三人创始时约定同心合力发展事业,故取店名为“协大祥”。开业之初,就挂出“真不二价”的金字招牌,每样商品均实行明码标价,同时开架供应,实行商家对顾客的零距离售货;同时,推出了“足尺加一,薄利多销”的举措,从而名声大振。
当时的“协大祥”,在“货真”上下了很大工夫。比如,其销售的洋布向厂家订货后,指派专人长驻厂方,从棉花原料采购、纺纱、织布环节一一严格监督。待到白色龙头细布出厂后,就另派内行店员前往合作的印染厂监督染色。染色工艺也是采用只有“协大祥”才做得到的特殊手段:其他布店的洋布都是只染一次,“协大祥”的布却要以同样的染料、同样的工艺染两次。而且在第一次染好后,得用热水浸泡,使布料充分褪色,曝晒后再投入染缸染第二次,这才上浆晾干后进店上架销售。这样的工艺,使颜色渗透到布料的“骨子”里去了。因此,民间传言称用“协大祥”的布料做的衣服,即使穿到破也不会褪色。
鲁迅就是冲着“协大祥”的这份名气去剪布的,他选购了灰色布料,拿回家后请住所附近的一个裁缝缝制了两件长衫。然后,他就穿着新长衫去复旦大学讲演。讲演结束后,校方按例留饭。席间,一个年轻教师给先生斟酒时一不留心弄污了他的衣服。这样,鲁迅回家后就脱下长衫交由女佣去洗。先生还不无幽默地对许广平说:“那个年轻人此举给了我提前验证‘协大祥’布料是否合格的机会。”
女佣用水浸泡长衫,发现有褪色现象,于是就告诉鲁迅。鲁迅亲自验看后,说看来“协大祥”这块金字招牌有问题呢。
过了两天,鲁迅前往大夏大学讲演。那天下雨,但学生很热情,打着雨伞在礼堂门口迎接先生。鲁迅发现其中有个男生举着的油纸伞上印着“协大祥”字样,就问这位同学你是“协大祥”的?那学生说其父系“协大祥”店员,雨伞是店方发的。鲁迅就指着身上的长衫说,那有请令尊给孙经理捎个信:贵号的布料只洗得一次就褪色了。
“协大祥”获悉后,当即对此事进行追查,最后发现系印染厂加工时弄错了染料批号,在这批布料第二次染色时使用了不同等级的染料,从而出了次品。“协大祥”查明问题后,连夜把这批货清理出来,回厂返工;次日在店门口张贴“致歉启事”,言明凡购买这批次布品的顾客可凭原货前往换取十倍的正品布,或者领取相当于十倍价格的货款。
鲁迅口头投诉后,没再关注此事,甚至也不知道“协大祥”的补救措施。直到“协大祥”不见鲁迅去换货,这才通过那个店员的儿子向校方打听到鲁迅的住址后,指派那个店员和账房先生携了十倍的布料和钱钞,前往景云里23号拜访,请鲁迅在布料和货款之间作一个选择。鲁迅选择了布料,不久寄往绍兴老家分赠给亲友了。
赔偿券成了书签
鲁迅第二次商业投诉的对象是沪上另一家颇有名气的老字号——邵万生南货店。
那是1929年6月中旬,江南正是“梅子黄时家家雨”的时节。那天,鲁迅从市中心办事返回虹口时,因之前与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先生有约要去内山书店午餐并谈事,就在南京路“邵万生”购买了该店的招牌商品蟹糊、醉虾各一份,携往书店与内山夫妇同食。
“邵万生”由一个绰号“邵六钵头”的宁波人创办于1852年,原在虹口,于1870年迁往南京路。该店自设糟醉加工工场,主要经营腌、糟、醉食品,如鱼干、鳗鲞、醉蟹、蟹糊、糟鲞鱼、醉虾,对外宣传是讲究特色经营和诚信待客。鲁迅故乡绍兴与宁波相隔不远,宁绍两地饮食习俗大致相同,因此他很喜欢食邵万生的食品。而日本人也嗜食生鱼片之类的食品,所以内山先生也喜爱邵万生的产品。之前,鲁迅曾购买过邵万生食品作为礼品赠送给内山夫妇,也曾像这天那样买了邵万生食品携往书店主客同食,每次大家都称赞不已。
可是,这天醉虾跟以往的似乎有点儿不同。醉虾,沪上又名“呛虾”,是把在清水中养了三天的河虾捞起来,略略沥去生水后放入盛着烈酒的容器,让虾活活呛死后蘸上特制的调料食用。这道菜据称鲜美无比,制作关键是必须保证只只是活虾和调料精美。邵万生的调料是根据“邵六钵头”传下来的秘方统一配制的,应该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河虾上,鲁迅和内山都是老食客,具有美食家水准,当下一品尝就发现其中有的虾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