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行走中思绪飞扬.doc
在行走中思绪飞扬
【左读典范作品】
寻芳习家池
□李春雷
秦巴余脉绾结于襄阳城南五公里,仿佛孔雀的一根尾羽,名曰凤凰山。而习家池,又像这根尾羽末梢的一面晶莹的圆镜,镶嵌在山之阳,江之滨。
穿过凤凰山,走进凤林关,沿石板路徐行,渐次进入一个幽邃世界,俨然桃花源中。路两侧是青青的草坪,森森的梧桐,间或有李白、杜甫、孟浩然、皮日休、欧阳修等人诗词的碑刻。一个个黑黝黝的饱满的汉字,好似圣哲先贤们的一颗颗瞳仁,静谧、肃穆而又慈祥。
走出一片松林,眼前豁然一亮。箕形山坡下,累累卧石和簇簇青翠之间,荷叶田田,萼红灼灼,一池晶莹,像笑容可掬的美女。
习家池约三四亩,澄澈宁静,碧玉般温润,映照着青山绿树,蓝天白云,日月沉浮,宛如一个安详的世界。那是大地的脉络,那是历史的记忆。池中有一座湖心亭,重檐六角,斗拱高耸,恰似魏晋高士的峨冠。池水周围是一丛丛毛竹,滴青流翠,楚楚动人,又如美女明眸的睫羽。
池塘西南侧,依偎着两个造型别致的副池,小如戏台。一个满圆似日,芳名溅珠;一个半圆如月,雅号半规。山风拂过,两池涟漪,表情各异,一面蛾眉忧戚,一面笑靥如花。哲人言,养数盆花,探春秋消息;蓄一池水,窥天地盈虚。千百年来,此间主人,以大池为心髓、小塘为耳目,坐卧台上,静观水面,枯荣更替,盛衰变化,参悟万物,叩问天机,真高士也。
池畔四旁遍植杂树,扁扁圆圆的叶片们,像手掌,像旗幡,向人类表达着亲情与善意。树下是纷纷繁繁的花草,姹紫嫣红,葳葳蕤蕤。几株茯苓、苍术和天麻也伴生其间,暗吐药香,氤氤氲氲,似乎在试图疗救忧患的人间。不是吗?池边的每一棵树,每一根草,都是一个鲜活的爱心生命,茎脉里的汁液都是汉江最微小的支流。我细细谛听,仿佛有一阵阵惊雷般“隆隆”的声响。那是大地的耳语,那是自然的节律,那是时间的脚步。
是的,夏天是永远的快节奏,风雨雷电,云蒸霞蔚,潮涨潮落,花开花谢,大开大合,大舍大得。一切都在成长,一切都在争鸣,一切都有可能!
独坐幽篁里,处处闻啼鸟。那是孟浩然的鸟吧。孟氏故园,就在近旁。尽管一生漂泊,八方宦游,但他最眷恋的还是故乡。52岁的时候,夜来风雨声,悄然花落了!他,永远春眠在这里。
我轻轻地徜徉,小心翼翼,蹑手蹑脚,唯恐惊扰了熟睡的先生。但敏感的脚步,犹如叩开了一扇扇尘封的门扉,又如同踩响了一枚枚历史的琴键。过去的岁月如烟似雾,扑面而来,那些睡眠在书页间的人们又欢活起来。我似乎影影绰绰地看到了一张张形色各异的面孔,隐隐约约地听到了他们的歌声、笑声、吟诵声和叹息声……
驻足北望,高岗之上,是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习家祠堂,古色古香,深邃典雅。襄阳习氏南迁江西之后,开枝散叶,人丁繁茂,四处流徙,遍布全国,早已与整个民族融为一体了。
我正与池水凝视,一只鲁莽的黑鼋猛然探出头来,恶作剧般“嘭”地一跃。刹那间,天空破了,涟漪乱了,一片惊恐,满池碎影,整个池塘顿时成为一个振荡世界,分不清是幻境,还是现实。但是,转眼间,便又恢复了原来模样,丽日蓝天,风清气朗,祥静安泰,江山稳固。
是的,风清气朗,江山稳固,一如这千万年的秦巴,千万年的汉江!
(选自《襄阳日报》2014年11月13日,有删改)
写作借鉴
这篇写景散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描绘了习家池静谧幽美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文章写景条理有序,描写细腻,巧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习家池澄澈宁静而又不失厚重的特点。作者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增添了本文的文化底蕴,深化了文章主题。
【右写模仿文章】
丽江游
□龚 毓
踏入这一方土地,便真真实实地触摸到古城的气息了:白墙黑瓦,透出朴素与端庄;青石板的街道,显现出沉静与优雅;小桥流水,有杨柳依依相伴。我想要读出它更深的内涵。我想,一座座古铜色的茶楼里该飘出淡淡的茶香吧?街道上会响起“嗒嗒”的马蹄声,抑或还有古老的车队经过的“隆隆”声吧?幸运的话,或许还可以听见悠悠的驼铃声……
我迫不及待地要融入古城,却发现,一下子竟找不着自己了。巷子里、店铺里,到处都是拥挤的人群,嘈杂的交易声、震耳的音乐声,这便是丽江――我心中的丽江么?
浓浓的咖啡香气,迎面向我扑来,直钻入我的五脏六腑;甜腻腻的奶油,似乎想要融入我的血液中。琳琅满目的商品――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和各种纪念品,这里俨然是人们购物的天堂。瞧!不远处还有婀娜多姿的模特小姐在招揽顾客呢。
“帅哥,买一条丝巾吧!”一个看起来比我还小的孩子在我面前一晃。他脖子上、胳膊肘上搭满了各式各样的丝巾,手里攥了一把票子,见我无意买,轻蔑地眨了一下眼,扬长而去,又寻找新的目标去了。
穿梭在如织的人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