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情好心脏才好
前言
现代医学的最大悲哀之一,就是将心脏视为一个简单的机械压泵,而忽视了它的情感需求。这是现代人心脏日益脆弱的根源!
第一部分 血泵的传奇
第一章 不为人知的心脏
温暖和谐的社区生活比单纯的降低胆固醇水平或戒烟更有助于心脏病防治。“罗塞托效应”就是明证。在这个相互帮助的意大利移民社区中,人们抽烟,摄取高脂肪食物,但他们对心脏病几乎是免疫的。而一旦年轻一代放弃传统的生活习惯,缩进封闭的小家庭后,心脏病的发病率开始持续上升,直至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章 一颗脆弱的心脏
现代医学的一切手段都只是在关注人的物质身体,而不是人的灵魂。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很容易忽略一个事实,就是80%-85%的诊断结果来自于病人的病情陈述。因此,现代医生的面孔越来越冷漠和僵硬,他们只相信仪器显示的证据,而不考虑病人的心情。
第二部分 心脏的语言
第三章 重重压力的迷雾
长期以来,人们十分重视饮食和运动对心脏的影响,但却忽视了压力对心脏的影响。在压力状态下,我们体内会分泌出压力荷尔蒙,身体的这种应激反应会逐渐损害我们的血管,产生高血压、各种炎症以及血管损伤。换句话说,一个人心脏监测的指标都很正常,但由于压力过大,他也可能突发心脏病。相反,一些诸如想象、深呼吸、冥想和瑜伽等减压手段则是治疗心脏病的良药,它们能让血管放松,减少压力荷尔蒙的分泌。
第四章 愤怒的回声
为什么A型血的人容易罹患心脏病?为什么有50%的冠心病不是由肥胖、高胆固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所致,而是由敌意的情绪引起?心脏病是愤怒、孤独等不良情绪的回声。因此,心肠好的人心脏才会好,而整日暴躁易怒的人容易患心脏病?
第五章 抑郁的风景线
心情不好,心脏自然就会不好。有研究指出,抑郁和焦虑都提高血压,影响心律,改变血液疑结状况,最终导致提高了体内的胰岛素指标与胆固醇指标。所以,抑郁症和心脏病总是以前一后,结伴而行。也许,爱才是治疗心脏病最好的药!
第六章 神圣的启示
人的思想和精神影响着体内皮质醇和肾上腺素等压力荷尔蒙的分泌,而这些荷尔蒙则会导致高胆固醇和高血糖,从而诱发心脏病。所以,一位称职的医学不仅应该了解病人的心脏状况,而且更应该了解病人的心理。
第七章 持续不断的悲伤
对心脏危害最大的莫过于悲伤。在悲伤的气氛中,身体从交感神经系统中分泌出大量的压力荷尔蒙,使得心跳加速,动脉缩紧,因而出现某些心脏病的症状,如胸痛、气促和休克等。现在医学研究者已经明确地将悲伤列为心脏病发作的诱因之一。
第三部分 超越心灵
第八章 心脏是一颗微型大脑
心脏不仅是一个压送血压的泵,而且也是一个智能器官,它有自己的神经系统、决策能力以及和大脑沟通的渠道。大脑和心脏孰轻孰重,这是个古老的话题。
第九章 宇宙之心
一个令人惊奇的发现:心脏移植手术后,一些器官接受者会表现出器官捐赠者的一些个性。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心脏具有特殊的智能,能够处理身体和外界的各种信息,还是说明了心脏就是灵魂之所?
第十章 富于同情和关爱的医学
医学不仅是科学,也是一种爱的艺术。医生不能缺少精湛的医术,更不能缺少慈爱之心。有时候,医生的冷言冷语比血液里的胆固醇对心脏的损害还要大。序言为什么A型血的人容易罹患心脏病?
为什么一些各项指标都很正常的人会突然死于心脏病发作?
为什么一些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的人会突然具有了捐献者的某些个性和爱好?
……
告诉你一个令人震惊的医学结论:医院有50%的可能性查不出你是否患有心脏病?这是一个令人惊讶、担忧、甚至恐惧的结论。果真如此吗?仔细想想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再看一看这组数据:
2005年8月18日,著名演员高秀敏因心脏病突发在长春去世。
2006年12月30日,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去世。
2007年6月23日,著名相声演员候耀文心脏病突发在北京去世。
……
我们不禁要问,难道他们从来不去检查身体吗?不!我敢肯定,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一定会经常去体检。关键是再仔细的体检也不一定能查出他们心脏存在的问题。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来保护自己的心脏?
美国心脏病学的领军人物、著名心脏病专家米米·嘉妮丽博士在《心情好,心脏才会好》一书里,清楚地阐述了世界心脏病领域里的新发现——
○ 现代医学的最大悲哀之一,就是忽视了心脏的情感需要,将其视为一个机械压力泵。
○ 实际上,有50%的冠心病并不是肥胖、高胆固醇、高血压、高血脂等造成的,其罪魁祸首是我们的敌意情绪。
○ 心脏不仅拥有心理特征,会受到敌意、压力和抑郁的影响;而且还拥有自己的智慧,它自身的神经系统能够与大脑和身体的其他部位进行沟通;甚至心脏还拥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它渴望达成更崇高的目标。
○ 治疗心脏病最好的药不是阿司匹林、斯达停舒和ACE抑制剂,而是爱、宽容和乐观向上的心情。……
毫无疑问,《心情好,心脏才会好》让我们了解了一个全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