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滨江森林公园植物造景特色分析1.docVIP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植物造景特色分析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自然为媒,修饰一园春光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实习报告 刘洋 111001412 指导老师:丁彦芬 摘要:滨江森林公园改造原有地形,大量运用乡土植物,在尊重场地原有肌理的基础上,运用多种造景手法,塑造了具有浓厚地域特性的生态景观。在杜鹃园的造景中,滨江公园师法自然,模拟自然山水,塑造了瑰丽绚烂的专类园景观;而在森林湿地区中,滨江公园不仅要为游人提供适宜的游憩场所,还要肩负保护、恢复生境、科普教育大众的作用。 关键词: 植物配置 专类园 乡土树种 生态修复 设计特色:公园本身具有相当丰富的森林资源与旅游资源。在“自然——生态——野趣,保护——创新——发展”的建设主题下,园中大约有10公顷的土地被列为整体保护区域,原苗圃内留存的20万株乔灌木和204种野生植物被有选择的加以保护,充分体现森林公园的野趣和自然风貌,依然保留着苗圃浓厚的原始气息,自然湖岛、沼泽湿地、芦苇丛、森林等都市难见的乡土野趣。现在滨江森林公园已基本形成了一套城郊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次生态的人工森林、人造林景观群落与滨江湿地景观,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0%。由于处在候鸟迁徙带,又有沼泽、湿地、芦苇丛、森林等适于野生动物和鸟类的生境,所以园内拥有比较丰富的两栖动物和鸟类。园内还充分利用现有的海棠林、玉兰林,以植物造景为基调,充分展现植物的观赏价值,形成园内各类独具特色的专类植物景区:如以木兰属和含笑属诸物为主的木兰园,以海棠和樱花为主的蔷薇园,以杜鹃花属植物为主的杜鹃园等,以及沪上极其少见的湿生植物园…...其中占地近百亩的杜鹃园已种植了春鹃、毛杜鹃、夏杜鹃、高山杜鹃等二十多个品种、近五千余株。此外,园内,还将大量种植色叶植物,通过色彩的变化营造出别致的林间花海美景生态林保护区原是成片密林。建设期间,在对原林区进行保留的同时,进行适当改造。特别是通过对香樟密林进行抽稀,在“浓荫”中开出一定量的“林窗”,使阳光透过“林窗”照射到树林中。在生态林中还设置了旱溪及木栈道,并根据自然地势,结合旱溪进行地形处理,从而使林中的地形上下起伏,不仅达到极好的排水效果;同时,当游人在木栈道行走时,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自然、野趣的景象,眺望远处又仿佛置身于茫茫林海之中…… 一、杜鹃园 (1)简介:杜鹃园位于滨江森林公园的中央,北靠长江,面积为7.2公顷,西面是木兰园,南面是蔷薇园,东面与原有河道相连。主要功能为收集、展示和科普杜鹃科及其他植物花卉。 (2)地形处理:杜鹃园处于整个森林湿地公园的最高处,它通过模仿自然生态变化,用溪流之景与山石之景共同烘托出杜鹃的美艳与沉稳、自然与平和、格调与品位。 自然山石景观:园内有8m 高的人工堆积山体,其西侧的地势为约6.5m高的次峰,整个地形向南和西南方向渐低,平缓过渡,形成了山峦跌宕,坡地起伏的仿自然山地景观。 溪流景观:为了适应杜鹃山地生长条件,并且营造溪流景观。园中的溪流全长约300m,岸线长600 余米;溪流自东南蜿蜒而下,曲折流淌;溪涧设置多处木桥、栈道、汀步,溪流高低错落,跌宕起伏,水景变化万千。溪流中龟纹石敦厚实在,纹理纵横交错,深浅不一,就好像是书法绘画的笔触。 (3)植物配置布局:杜鹃作为专类园中的主角,其区域分布在溪流的两侧、坡上、路侧、林缘,从点直线、从线至面大手笔大块面地构成杜鹃山花烂漫、花团锦簇的景观效果。 (4)不同地段的景观处理:①入口景观:杜鹃园入口景观以挺拔向上的墨西哥落羽杉构成空间,给人以强烈的纵深感,林下种植杜鹃,形成夹景,呼应主题,有很强的气势。配置方式:对植。造景手段:夹景。 ②滨水空间:杜鹃园十分重视临水空间的处理。通过水体的变化和植物的选择,人们可以在细密灌木从中,窥见溪水中横卧、纵卧,姿态各异的龟纹石,极富沧桑历史之感。石上置鸡爪槭等树形苍劲的品种,同时点植杜鹃花形成画面的构图中心;水中种植千屈菜、再力花,与龟纹石相互掩映;水边同时带植杜鹃花和黄菖蒲,群植羽毛枫和鸡爪槭:黄菖蒲挺拔、革质、光亮的质感加上杜鹃花簇生、毛糙的叶子,羽毛枫深裂的细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色彩上,杜鹃花鲜艳亮丽的粉色又与鸡爪槭深邃、低调的红色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大大增强画面的层次感;背景林为高大落羽杉、水杉,以突出主景空间。配置方式:丛植。造景手段:虚实结合、透景、对比。 ③草地空间:在凉亭等休憩设施前栽植以高羊茅为主的草坪草,并将地形处理成缓坡,周围环植杜鹃花。为人们提供足够的集散交流空间,同时形成较为开朗的视线通廊,达到草坪开阔通透的效果。人们在凉亭中也可欣赏周围景致。配植方式:环植、框景。 ④杜鹃谷:在杜鹃谷则大量片植各色杜鹃,以纯度和亮度较高的白色、红色和黄色为主,以明确景观的整体性,避免杂乱无章之感。同时为了构成丰富的群落结构,在地被层面,为了配合造景,设计师种植了适宜与杜鹃生存的灌木,包括佛甲草、扶芳藤、络石杜、槟柠、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