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科学 2015,48(12):2479-2486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5.12.021
TRV介导的大豆基因瞬时沉默体系的建立
刘晓彬,刘 娜,李福宽,吴立柱,张 洁,王冬梅
(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保定 071001 )
摘要:【目的】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已在植物基因功能研究
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建立以TRV为载体介导的大豆基因瞬时沉默体系,为将烟草脆裂病毒(
Tobacco rattle virus,
TRV)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在大豆与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互作体系中对大豆基因功能进
行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从大豆品种冀豆 7 号(J7)叶片中特异性扩增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
GmPDS )的部
分片段,并将该基因片段插入质粒pTRV ﹕RNA2中;向J7 的第一位真叶注射携带有TRV或TRV ﹕
GmPDS 的农杆菌,
注射后对上部未接种病毒的叶片进行表型观察,并通过半定量RT-PCR检测 GmPDS 的表达量。为探讨接种TRV是否
影响大豆对 SMV 的抗性表现,在大豆第一片真叶上预接种 TRV 病毒后 10 d,再分别接种 SMV 株系 N3 和 SC-8,以
单独接种N3或 SC-8作为对照。待接种SMV后第5天观察未接种的上位叶表型并检测SMV的外壳蛋白基因 CP。【结
果】大豆叶片注射携带有TRV ﹕
GmPDS 的农杆菌后25 d,上部未接种病毒的叶片出现了白化现象,通过半定量RT-PCR
分析,发生白化的植株中 GmPDS 的表达量明显降低。在此基础上,向大豆叶片预注射携带有 TRV 的农杆菌后再接
种 SMV,SMV 株系 N3 和 SC-8 与 J7 分别组成不亲和与亲和组合。 发现 J7 第一片真叶上预接种 TRV 后再接种 SMV
株系N3,与单独接种N3对上位叶的影响在表型上表现一致,对未接种的上位叶片进行病毒外壳蛋白基因 CP 检测,
发现 J7 单独接种 N3 以及预接种 TRV 后再接种 N3 的上位叶片上均未能检测到 CP 表达。而 J7 单独接种 SMV 株系
SC-8,以及预接种 TRV 后再接种 SC-8 均在上位叶上能够检测到 CP。说明在 J7 上预接种 TRV 不影响 J7 对 SMV 的
抗性。在感病品种南农1138-2上也获得了相似结果。【结论】建立了以TRV为载体介导的大豆基因瞬时沉默体系,
并证明在大豆上先接种TRV 不改变大豆对SMV的抗性表现。
关键词: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大豆;烟草脆裂病毒;大豆花叶病毒;大豆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
Establishment of TRV-mediated Transient Gene-Silencing
System in Soybean
LIU Xiao-bin, LIU Na, LI Fu-kuan, WU Li-zhu, ZHANG Jie, WANG Dong-mei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68个主推小麦品种的白粉病抗性分析及基因推导.pdf
- 139份小麦品种(系)抗秆锈性测定及其Ug99 抗病基因分子检测.pdf
- 1970s—2000s中国高粱杂交种亲本遗传距离演变的SSR分析.pdf
- 1980份小麦地方品种和国外种质抗条锈性鉴定与评价.pdf
- 2002—2009年东北早熟春玉米生育期及产量变化.pdf
- 2007年江浙地区二化螟抗药性检测.pdf
- 2011—2050年RCP4.5新情景下东北春玉米种植布局及生产评估.pdf
- A-3中抗条锈新基因YrTp1和YrTp2的分子标记定位分析.pdf
- ABA缓解水稻孕穗期干旱胁迫生理特性的分析.pdf
- ABA诱导的玉米保卫细胞胞质钙离子浓度的变化.pdf
- UV-C对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黄烷醇类多酚积累及隐色花色素还原酶表达的影响.pdf
- Waxy蛋白缺失对小麦淀粉特性和中国鲜面条品质的影响.pdf
- wnt_β-catenin 信号通路对动物卫星细胞向不同肌纤维类型分化的作用.pdf
- Wx蛋白缺失对淀粉理化特性和面条品质的影响.pdf
- Wx蛋白组成对小麦籽粒淀粉合成的影响.pdf
- X染色体60149273位点在脂尾(臀)和瘦尾绵羊品种中的多态性及其基因定位.pdf
- β-乳球蛋白加压凝胶的生成及其物化特性研究.pdf
- γ-氨基丁酸对盐胁迫下番茄活性氧代谢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pdf
- 阿维菌素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及其消解动态.pdf
- 矮败小麦与矮败小麦育种技术.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