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科学 2012,45(24):5013-5023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2.24.006
1980 份小麦地方品种和国外种质抗条锈性鉴定与评价
1,2 1,2 1,3 1,3 1,3 1,3 1,3 1,3 1,3
韩德俊 ,张培禹 ,王琪琳 ,曾庆东 ,吴建辉 ,周新力 ,王晓杰 ,黄丽丽 ,康振生
1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
摘要:【目的】寻找新的条锈病抗源并建立高效抗源筛选和评价体系,为小麦抗条锈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
法】针对1 980 份尚未大量应用于中国小麦生产的地方品种和国外种质,在陕西杨凌地区人工混合小种接种鉴定
圃和甘肃天水地区自然诱发鉴定圃进行连续3 年的成株期抗病性鉴定筛选;利用苗期抗谱分析,同时以Yr5、Yr9、
Yr10、Yr15、Yr18 和Yr26 等已知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进行检测筛查,综合分析所筛选的抗病材料可能携带
的抗病基因。【结果】筛选出8 份具有全生育期抗性和42 份具成株期抗性的小麦条锈病抗源。结合抗病表现和已
知Yr 基因分子检测分析表明:50 份抗病材料中有6 份材料可能带有Yr9;2 份材料可能带有Yr10;21 份材料可
能带有Yr18;未发现携带Yr5、Yr15 和Yr26 的抗源;品冬34、青春39 等6 份材料可能携带未发掘的全生育期抗
条锈病新基因。【结论】建立了小麦条锈病抗源鉴定和评价体系,筛选出50 余份具有不同抗病性特征的抗源材料,
为进一步培育抗条锈病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小麦;小麦条锈病;抗病种质;基因检测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Resistance to Stripe Rust
in 1980 Wheat Landraces and Abroad Germplasm
HAN De-jun 1,2, ZHANG Pei-yu1,2, WANG Qi-lin1,3, ZENG Qing-dong1,3, WU Jian-hui1,3, ZHOU Xin-li1,3,
WANG Xiao-jie 1,3, HUANG Li-li1,3, KANG Zhen-sheng1,3
1 2
(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op Stress Biology in Arid Areas,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Shaanxi; College of
Agronomy,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Shaanxi; 3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Shaanxi)
Abstract: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search new resistance sources and bui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红肉脐橙’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pdf
- ‘美人酥’和‘云红梨1号’红皮砂梨果实的着色生理.pdf
- ‘星都1号’和‘星都2号’草莓及其亲本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分析.pdf
- 1BL_1RS小麦的分子和细胞学鉴定及黏类CMS育性恢复区域分布的分析.pdf
- 2D-DIGE技术研究自交不亲和杏品种‘新世纪’花柱表达蛋白.pdf
- 3个紫花苜蓿乙烯应答因子基因的克隆与分析.pdf
- 3种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遗传的比较.pdf
- 3种甜樱桃病毒PNRSV、PDV及LChV-2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pdf
- 3种土壤对水溶性有机物的吸附和解吸研究.pdf
- 4种旱作谷类作物根系发育规律的研究.pdf
- 2002—2009年东北早熟春玉米生育期及产量变化.pdf
- 2007年江浙地区二化螟抗药性检测.pdf
- 2011—2050年RCP4.5新情景下东北春玉米种植布局及生产评估.pdf
- A-3中抗条锈新基因YrTp1和YrTp2的分子标记定位分析.pdf
- ABA缓解水稻孕穗期干旱胁迫生理特性的分析.pdf
- ABA诱导的玉米保卫细胞胞质钙离子浓度的变化.pdf
- Ac_Ds转座子激活标签技术研究进展.pdf
- ACLSV山东苹果分离物基因重组及CP序列多样性分析.pdf
- AFLP标记在两个芒果品种间杂交F_1代的多态性及分离方式.pdf
- AFLP初析小豆栽培和野生变种(Vigna angularis var.angularis and var.nipponensis)间演化与地理分布关系.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