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科学 2004,37(12):1899-1903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三类切花月季品种花器乙烯生成量和ACC含量的时空变化
沈红香 刘晓辉 谭 辉 马 男 蔡 蕾 高俊平
(中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与园林系 北京100094)
摘要 以切花月季品种 天使 唐娜小姐 和 红成功 为试材 测定了花朵开放过程中整朵花以及花瓣
雄蕊 花柱 花托和子房 花萼5 部分的乙烯生成量和ACC 含量 结果表明 花朵的乙烯生成量变化类型主要取
决于花瓣 品种间乙烯变化类型的区别也取决于花瓣 3 个品种花朵不同部位乙烯生成量的变化趋势相近 都在
花朵开放前期出现明显的峰值 花蕾发育早期 3 个品种花瓣ACC 含量占整朵花ACC 总量的比例远低于乙烯生
成量所占比例 而花器其它部位则相反 尤其是雄蕊的ACC 含量极高而乙烯生成量却相对很低 在花朵开放后期
3 个品种表现不同 推测 在花朵开放进程中花器其它部位可能向花瓣运输ACC 不同乙烯变化类型的品种可能
在花器不同部位间ACC 的运输分配上存在差异
关键词 切花月季 开花 乙烯 ACC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Ethylene Production and ACC
Content of Flower in Three Cultivars of Cut Rose
SHEN Hong-xiang, LIU Xiao-hui, TAN Hui, MA Nan, CAI Lei, GAO Jun-ping
(Department of Ornamental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4)
Abstract: Cut rose (Rosa hybrida L.)flowers of three cultivars Angeliqu , Prima Donna , and Red Success were studied .
Ethylene production and ACC content were measured in five different parts of these rose flowers, petals, stamen, styles and stigmas,
receptacle and ovary, and calyx.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change patterns of ethylene production of intact flowers depended on the
change patterns of petals . The difference in change patterns of ethylene production between cultivars also depended on the petals. For
the three cultivars, similar patterns of ethylene production were obtained in other parts except petals, and the peak of ethylene
production appeared clearly before flower full opening. In the earlier stages of flowering, the proportion of petals to whole flowers of
the three cultivars was much lower in ACC content than in ethylene production, while the opposite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other
parts, espec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不同打破休眠方式对‘密斯梯’越橘叶片光合特性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pdf
- 不同蛋白来源对京红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pdf
- 不同氮肥管理条件下钾对寒地水稻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pdf
- 不同氮浓度对茴香植株生长发育、精油含量和组分的影响.pdf
- 不同氮水平对高油玉米吉油一号籽粒产量及其营养品质的影响.pdf
- 不同氮水平下玉米苗期生长性状及成熟期产量的QTL定位.pdf
- 不同氮素生理效率油菜生育后期氮素再分配特性研究.pdf
- 不同氮素形态对番茄幼苗碳、氮积累的影响.pdf
- 不同滴灌毛管布置模式棉花水氮耦合效应.pdf
- 不同滴灌施肥方式下棉花根区的水、盐和氮素分布.pdf
- 不同日粮来源淀粉在断奶仔猪小肠不同部位的消化及体外降解研究.pdf
- 不同深耘及施穗肥方式对水稻根系活力、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pdf
- 不同生长环境下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pdf
- 不同生长阶段水分胁迫对旱区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pdf
- 不同生长时期冬枣受绿盲蝽危害后应激防御酶活性的变化.pdf
- 不同生态棉区棉花单铃重的变化及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pdf
- 不同生态区和不同品种玉米的源库关系及碳氮代谢.pdf
- 不同生态区玉米适时晚收增产效果.pdf
- 不同生态区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pdf
- 不同生态条件下栽植方式对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Ⅱ优498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