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导学案中问题设置的有效策略.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学案中问题设置的有效策略.doc

导学案中问题设置的有效策略   【摘要】本文综合笔者在近年来使用各类数学学案中的教学实践,着重从问题设计、问题广度、问题方式等方面来谈谈初中数学学案中问题设置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学案 存在的问题 应对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学案导学”模式已在全国各学校中被广泛应用,是现在主要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在 “导学”的方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   “学案”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以问题的形式复习旧知、学习新知,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设置充分调动学生思考、开发智能、积极主动获取新知识。如何通过问题设置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是评价一个学案好坏的重要标准。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近几年中接触了大量的各类型学案,也有一些收获和想法,本文将综合笔者在近年来使用各类数学学案中的教学实践,着重从问题设计、问题广度、问题方式等方面来谈谈初中数学学案中问题设置的有效性策略。   1.当前初中数学学案中问题设置存在的问题   1.1 问题提问与实际脱节。设计的问题与实际学习内容脱节,设计问题大而空,有些问题让学生不知所措,使学生的思维热情与信心受到了限制。   1.2 问题表述不够明确。学案对问题表述不详,学生找不准回答的要点。   1.3 问题的条理性较差。一些问题设置太随意,流于形式,对问题的设计与组织不够细致。大部分学生找不到回答的知识点与关键点,造成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欠佳,更不能开拓学生的思维。   1.4 问题的设置起点过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有些学案的问题超出学生知识范围,大且难;甚至学案一开始就把需要深化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这样的问题学生无所适从,只能面面相觑,目瞪口呆,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   1.5 问题过于简单和机械。问题设置没有深入研究教材与学生,所设计的问题只是表面的简单问题,较浅层次的讨论与交流,学生只用简单的“是”、“对”、“不是”、“不对”、“能”、“不能”等来回答,没有引发学生的思维,没有发挥“导学”的作用。   2.初中数学学案中问题设置的策略   面对学案中问题设置的种种误区,结合这些年的教学经验和探索,我实施了以下几种对策加以纠正。   2.1 灵活趣问,创激亮度。   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教师设计学案问题时,要充分顾及这点。提问的内容要新颖别致,这样就能激起他们的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创造出一种新鲜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情境,使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和接受的信息相互冲突而产生心理失衡,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得到迸发。这样的提问不再流于形式,特别能打动学生的心。例如:学生都知道,周长一定时的长方形面积的最大值是S正方形,那么一边靠墙,其余三边总长为60米的长方形面积最大值是多少?根据这一情况,我是这样设置问题的,一共四个问题,如下:   问题(1)用60米长的绳子围一个长方形,怎样围面积最大?   很多同学根据原有经验,马上意识到“正方形时的面积最大”,学生通过简单计算,得边长为60÷4=15,S最大=152=225.   问题(2)当一面靠墙时,用60米的绳子围一个长方形,怎样围面积最大?   同样的,学生仍然认为“正方形时的面积最大”,通过计算,边长为60÷3=20,S最大=202=400.   问题(3)当垂直于墙的这一边长为12米时,求另一边长和长方形的面积?把计算结果与上一问题比较,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很容易算出另一边长为36米,S=12×36=432.这个信息与问题2的结果发生了冲突,在学生脑海中激起了思维的浪花。   问题(4)长方形面积的最大值到底是多少?我们应该怎么求出这个最大值呢?   这样的问题设置由学案“置疑”走向了学生“质疑”,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自然会去完成对最大面积的探索。这样就能能过一系列的问题把知识的甘泉注入到他们的心田。   2.2 深题浅问,难易适度。   教师编写学案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特点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来设计问题,那些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有一定联系,学生知道一些,但仅凭已有的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也最具有吸引力,容易促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索。   例如,“已知,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AE=BE,DF=CF,求证:EF//BC,EF=12 (AD+BC).”   这是梯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   (1)本题结论与哪个定理的结论比较接近?(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2)能够把EF转化为某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吗?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