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尺度下冬小麦晚霜冻害空间差异及原因分析.pdfVIP

农田尺度下冬小麦晚霜冻害空间差异及原因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科学 2014,47(21):4246-4256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4.21.010 农田尺度下冬小麦晚霜冻害空间差异及原因分析 1 2 1 1 2 1 武永峰 ,胡 新 ,钟秀丽 ,吕国华 ,任德超 ,宋吉青 1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 商丘市农林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河南商丘 476000 ) 摘要:【目的】揭示农田尺度下冬小麦晚霜冻害与产量关系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探讨其空间差异性原因, 为冻害风险早期预判及影响因子调控提供先验知识和依据。【方法】选择矮抗 58 冬小麦品种作为研究对象, 以 2013 年 4 月发生的 3 次自然霜冻为契机,构建死穗率、残穗率、残穗指数和减产率等晚霜冻害评价指标。 基于商丘市一农户麦田内 100 个采样点(以 5 m 间隔定点)的小麦产量、冻害考察以及土壤肥力测定数据, 运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地统计学、系统聚类、方差分析以及多重比较等方法对穗数、实际产量和晚霜冻害 评价指标进行空间统计分析,探讨其与小麦发育进程、返青期土壤肥力因子的关系。【结果】逐步回归分析表 明,死穗率是影响穗数的关键因子,呈负效应。影响实际产量的因子是残穗指数、死穗率和残穗率,3 个因 子均呈负效应,值越大,实际产量越低,其中残穗指数的影响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453)。影响减产率的 因子为死穗率、残穗率和残穗指数,3 个因子均为正效应,值越大,减产率越高,其中死穗率的影响最大(直 接通径系数为 0.626)。晚霜冻害具有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特性,冻害程度相近的样点在局域空间上呈集聚分 布状态;在所有冻害评价指标中,减产率的空间集聚性最强(Moran’s I=0.5538)。冻害分区结果表明,随着 冻害程度加深,穗数和实际产量显著降低(P <0.05);死穗率增幅最大(达 271.3%),其次是残穗率和残穗 指数(分别为 36.4%和 31.8%),它们共同成为导致减产率大幅攀升(增幅达 132.1%)的因素;冻害程度最重 的区域几乎连片分布,空间集聚性明显。小麦发育进程和返青期土壤养分的空间差异明显,与晚霜冻害具有 一定空间关联性。土壤全氮、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等与冻害指标之间达显著负相关(P <0.05),随 着前期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冻害程度呈加重趋势。前期持续干旱使得土壤含水量迅速下降,进一步加重了晚 霜冻害的影响程度。【结论】在农田尺度下,晚霜冻害影响冬小麦穗数和实际产量的空间差异性明显,其空间 分布与小麦发育进程和返青期土壤养分等因子有一定的关联性,这为在精细空间上进行冻害风险早期预判与 因子调控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冬小麦;农田尺度;晚霜冻害;空间分区;发育进程;土壤肥力 Study on Spatial Differences of Late Frost Injury to Winter Wheat and Its Reasons at Field Scale 1 2 1 1 2 1 WU Yong-feng , HU Xin , ZHONG Xiu-li , LÜ Guo-hua , REN De-chao , SONG Ji-qing 1 (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ey Laboratory

文档评论(0)

lyxb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