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商隐咏史七绝的“事”情.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李商隐咏史七绝的“事”情.doc

浅析李商隐咏史七绝的“事”情    内容摘要:李商隐咏史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具有浓烈的指刺意味,然不失风雅之致。其中“事”多为楚汉故事、六朝韵事和隋唐旧事,皆抑扬有加,韵味悠长。    关键词:李商隐 咏史七绝 楚汉故事 六朝韵事 隋唐旧事    时序顺流,今昔对比,只是时段被局限在个体存在的片段之中,有所单调;而古今对比,则被放大延伸到整个历史进程中,视野更恢弘,时段更悠远深长,诗人对时序的两极(古与今)的感知与评价也更加复杂。最精妙者为李商隐的咏史七绝,叶燮在《原诗》说李商隐七绝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特质,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评论李商隐七绝“以议论驱驾,而神韵不乏”,用意深婉却也令人荡气回肠。诚如宋荦在《漫堂说诗》所云:“诗至唐人七绝,尽善尽美。自帝王、公卿、名流、方外以及妇人女子,佳作累累。取而讽之,往往令人情移,回环含咀,不能自已。此真《风》《雅》之遗响也。”李商隐咏史七绝的指刺意味浓烈,不失风雅之致。于楚汉故事、六朝韵事和隋唐旧事,皆抑扬有加,无不精绝。李商隐咏史七绝,借古讽今,以楚汉事、六朝事和隋唐事为题,借题寄慨,委婉地抒发了怀才不遇的苦闷,寄寓了深沉的时政感慨,有着广阔的表现容量。    一.楚汉故事。楚汉争雄英雄在,传奇故事人物秀,有咏汉帝(武帝和文帝)二首和吟楚国(楚灵王和宋玉)二首。吟楚国事二首为《梦泽》:    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    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    《楚吟》:    山上离宫宫上楼,楼前宫畔暮江流。    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    前一首诉楚灵王的罪。“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细腰风风靡一时,举国深受其害,轻歌曼舞、绰约娇柔,只为博得楚王的青睐和宠爱。今日细腰竞妍,明日亦累累白骨,在细腰摆柳间,楚王也是葬送自己青春与生命的罪魁祸首,只不过,王无知!在乖戾的癖好中,消磨了女子的青春、君王的意志和王朝的气数。后一首叙宋玉的愁。“摇落深知宋玉悲”,宋玉本多愁,“无愁亦自愁”,为啥?好一副《楚宫暮雨图》,暮色凄迷,楚宫荒凉,凄风冷雨洒落江上,无法不惹人愁绪。宋玉有三愁:因景生愁、感时慨愁、悲己幽愁;李商隐亦有三忧:岁月蹉跎的忧伤、贤不见用的忧愤和王朝前途的忧虑。咏吟汉帝事有三首:一为《题高祖庙》:    乘运应需宅八荒,男儿安在恋池隍?    君王自起新丰后,项羽何曾在故乡!    二为《汉宫词》: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三为《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第一首叹刘项同时崛而成败异趋,乃庸碌乏远谋所致,暗刺晚唐君主无为。第二首刺汉武帝一心求仙而无意求贤的思想和行径,寓揶揄嘲弄于轻描淡写之中。“相如渴”却“不赐金茎露一杯”,汉武帝痴心妄想成仙,只祈求自己长生而全然不顾惜人才的死活,迷信与昏庸,何似唐帝。第三首讽汉文帝不任贤才、不顾民生的心态,寓慨于讽。“贾生才”遭“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文帝亦崇尚求仙,不会重视人才,问对,只不过装样子罢了,讽文帝实刺唐帝,惜贾生暗生自怜。求仙非求贤,汉唐的愚妄是一致的,可叹“长生不可求,神仙不可遇”,还有《瑶池》: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二.六朝韵事。千载芳名留胜迹,六朝韵事著西泠,六朝为诗人留下了许多话题;“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王安石《桂枝香》),六朝亦为诗人提供了寄托情感。讽刺南齐和北齐亡国,皆因荒淫,由宠幸后妃所致。有《齐宫词》: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    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北齐二首》: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敌,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齐宫词》虽名“齐宫词”,却兼咏齐、梁二朝,沉湎酒色,穷奢极欲而亡国。前两句写南齐王国。齐废帝宠潘妃,修永寿宫,凿金为莲花贴放于地,让潘妃行走其上,曰“步步生莲花”,纵情享乐,荒淫昏聩。后两句写梁台歌管。以“九子铃”来串联齐梁两代的王朝命运,“九子铃”不仅是齐废帝荒淫生活的见证,也是其亡国殒身的见证,更是梁朝不祥的预征和荒淫依旧的警醒。“九子铃”成为了亡国败君相继的最佳契合点,“荆棘铜驼,妙从热闹中写出”(清姚培谦虚《李义山诗集笺注》),可叹梁台新主重蹈历史覆辙、无视历史教训,真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慨叹南朝软弱,有《南朝》:    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    休夸此地分天下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