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异想天开”的隆重表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异想天开”的隆重表彰.doc

对“异想天开”的隆重表彰   生活的最高成就,是想象力的成就。   ――题记   2004年9月30日,在美国哈佛大学会堂,一场狂欢式的颁奖典礼正在举行:口哨迭起,纸箭乱飞,服装怪异的各色人等,语焉不清的乐队伴奏,全场时而寂然,时而满堂哄笑……   此即“伊格诺贝尔”(Ig Nobel,以下简称“伊诺”)的颁奖现场,俗称“搞笑诺贝尔”。它是由哈佛大学的《不可能研究年刊》主办,每年评出医学、文学等十类奖项。   《不可能研究年刊》创办于1991年,主编亚伯拉罕斯,这是一份幽默科学杂志,戏称“冒泡”,其封面上印有一行字:记录华而不实的研究和人物。如果说“搞笑诺贝尔”是一枚傻呵呵的蛋,“冒泡”即那只整天“笑咯咯”的母鸡了。这只“鸡”宣称:该“蛋”旨在激发人们的想象力,特赠予那些不寻常、有幽默感的“杰出科学成果”。   2004年底,笔者给央视一档新闻节目作策划,通过有关渠道,向主办方讨得典礼的影像资料,于是就看到了本篇开头的那一幕:从氛围到规则,从气质到内容,从精神到道具,都饱含着对科学传统奖励模式的巨大挑衅――   2004年年度和平奖得主――“卡拉OK”的发明者,日本人井上大佑。获奖理由:“卡拉OK”这项伟大的发明,向人们提供了互相容忍和宽谅的新工具!年度物理学奖得主――渥太华大学的巴拉苏布拉尼亚姆、康涅狄格大学的图尔维,两人的贡献是:揭示了呼啦圈的力学原理。年度工程学奖则授予了佛罗里达州的史密斯和他的父亲,父子通过精心计算,得出结论:秃顶者把头发蓄到一定长度,将前面一部分向后梳齐,用摩丝定型,再将侧面头发顺势向顶部拢合,效果最佳。而生物学奖被四人摘得,他们集体证明:青鱼的交流方式是放屁……   看得出,对“雕虫小技”的青睐,对“微不足道”的鼓吹,正是“伊诺”的功夫所在。再比如生物学奖:1999年授予了新墨西哥州的保罗博士,他培育出一种“不辣的墨西哥辣椒”;2003年授予了荷兰学者莫尔莱克,他分析出野鸭子存在同性恋现象。和平奖:2002年授予了“人狗自动对译机”;2000年,荣膺该奖的是英国皇家海军,在一次演习中,长官命令水兵不装弹药,而是对着大海齐声呐喊:“砰!”   “冒泡”主编亚伯拉罕斯,对“伊诺”有一句自白:“先让人发笑,后让人思考!”那么,思考什么呢?它对我们日常的评价行为、价值系统和表彰模式,会有怎样的启发呢?   在“伊诺”的榜单上,有诸多让我们大跌眼镜的东西,按中国人的心理惯性,有句话早就按捺不住了:这干啥子用?出啥洋相呢?   的确是“洋相”。   中国文化有着非常重实的功用传统和崇尚使用价值的习性,“实”一直被奉为正统高高矗立。以实为本、以物为大、以形为体、以效为能――物用性,尤其是显著和速效的有用,从来都充当着我们对事物进行价值评估的磅砣。无论术、业、技、策,皆有一副实用和物质的面孔……“没用的东西”,作为一句训斥式的中国老话,既是一种物格评价,也是一种人格评价;既可诽物,亦可骂人。   两个多世纪前,当烧开水的壶盖“扑哧”作响时,谁能想到那个对它心醉神驰的少年,会成为历史上的“瓦特”呢?事实上,那盏小小壶盖早已被沸腾之水鼓舞了几千年,也被忽略了几千年。作为一幅情景,它缥缈无骨,一个眼光实际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感兴趣。西方有谚:“如果你盯着一样东西长久地看,意义就会诞生!”这是一句很虚的话,也是一句伟大的话,许多世间的秘密和真相就蕴含于此。瓦特的幸运在于,他没漏掉这样一个秘密!是性格帮助了他,是对细节的重视程度、是打量事物的那种“陌生感”、是沉湎幻想的习性――帮助了他!牛顿也如此,爱因斯坦也如此……较之众人,他们注视世界的目光里,都多了一股迷离和朦胧的东西,多了一抹遥远、深阔和缤纷的色彩。   那股迷离、那抹遥远,就叫“虚”吧。“虚”,往往折射出一种理想主义和未来主义的超前眼光;“实”,通常代表一股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近物需求。“虚”未必能转为“实”,但“实”往往诞生于最初的“虚”。   1752年7月的一天,在北美的费城,一个叫作富兰克林的男子,正做着一桩惊世举动:他擎着风筝,在雷雨交加的旷野上奔跑,大喊着要捉住天上的闪电,并把它装进自己的瓶子……百姓觉得这是个傻瓜,学者以为这是个疯子,可就是这位不可理喻者,最终被誉为“避雷针的创始人”。我想,要是那会儿有“伊诺”,他一定全票当选。   有人说了,富兰克林的念头虽一时看来荒诞不经,但最终实现的仍为一种物用价值啊!不错,避雷针是一种“实”,但这“实”却发轫于“虚”―― 一种不合常态的大胆设想。没了那股“虚”的精神冲动,一切都谈不上。若把“虚”仅仅当作一种潜在或变相的“实”来期待,若把演变和衍生“实”的大小作为评价“虚”的砝码,那“虚”的弱势和险情仍未减弱,“虚”的生存环境并未改善。所以,“虚”――应彻底恢复它的独立和自足角色,并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