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获取有益启示 结合实际拓展.doc
获取有益启示 结合实际拓展
【常考题型】
一、理解词(句)的含义
例1 本文鲜明地提出了“知止”这一观点,“知止”在文中的含义是( )
(2014年福建福州卷)
例2 请写出本文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2014年四川南充卷)
【解题策略】
理解词句的含义是议论文中常见的考点。词语的含义有本义、比喻义、引申义等,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内容,根据语境来回答,尤其要注意词语的深层含义。理解句子的含义要遵循“句不离篇”的原则,先了解句子中关键词的意思,然后理解整个句子的含义,如果有言外之意的,要注意读出句子的深层含义。
二、分析句子的作用
例3 第三段中的画线句有什么作用?(2014年江苏南京卷)
【解题策略】
议论文中语句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思考。内容上常常是阐明某种道理,结构上起着引出下文,或者承上启下,或者总结全文,或者运用某种论证方法强调某一观点的作用等。答题时可以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
三、选词体现严密性
例4 下面三个短语是从选文第⑤段中抽出来的,请根据文意,将它们还原到文中的甲、乙、丙处。(2014年湖北潜江卷)
【解题策略】
议论文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准确严密。选词填空还原就是要考虑用词的准确严密。答题时要分别将提供的词语填入文中,细细比较,找出最符合文意、表达最严密的一项。
【阅读闯关一】
擦去自家“窗上的灰渍”
文/刘根生
有个经典故事讲,有人总是向别人抱怨:对面住的太太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晾晒的衣服上总是斑斑点点。有位细心朋友来访时发现,不是人家衣服没洗干净,而是抱怨者自家窗户上有块灰渍。朋友擦掉灰渍后说:“你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庄子曰:“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在许多时候,真是这般。内省自身,认清自己,然后( )看清外物。有时我们误解误读外面事物,不是( )真看不清,恰恰是心灵之窗有了灰渍。透过灰渍往外看,( )外界多么美丽,( )会被斑斑点点所遮蔽。认知决定心态,心态又会左右行为。换个视角,先擦去自家“窗上的灰渍”,将豁然开朗。正所谓:“自见者明。”
北宋理学家邵雍曾在山中向农妇讨水喝,农妇舀了瓢水递给他,还拿了把干草放到瓢里。邵雍觉得受到了极大侮辱,但还是边吹着干草边把水喝了下去。之后邵雍问:“你为何这样刻薄,给瓢水还要加把草?”农妇笑言:“你气喘吁吁,一定特别渴。大口喝凉水,容易呛坏身子,往水里加把干草是为了让你慢慢喝水。”听完,邵雍泪流满面。“善良”成“刻薄”,全因成见偏见等心灵灰渍影响了判断。擦去它,人间美丽顿现。
在一些人那里,习惯性质疑几乎成了一种通病:一事当前,不是先查其究竟,而是“只管往最坏处想”,于是,嘲讽、谩骂、否定。比如某地市民发现市长挤地铁上班,记者在大街上巧遇某市公安局长佩枪巡逻,地方领导集体清扫城市路面……一些人条件反射般质疑作秀。后来真相大白:这些事不是作秀而是作风变了。因不正之风尚存就不辨真假先泼冷水,用固化思维看新风尚,又何尝不是透过窗上灰渍看外面的人和事?
社会没有质疑就会僵化,但质疑是怀着戒心对假定前提进行验证,还事物本来面目,寻求真理性认识,而不是简单否定,将人和事放进某个框框里主观臆想。先入为主式质疑,难以揭示真相,还会伤了好人好事好风气,加剧群体信誉缺失症。擦去这块“灰渍”,应以先察代替先怨。良好风尚离不开个体践行,也离不开社会呵护和激励。看到阳光下有阴影,更要看到阴影再大也遮不住阳光,像呵护新芽成长般呵护美丽美好,善行善举好风尚才能朝着更高天空舒枝展叶。
还有种现象也存在很久了,比如挥霍公款了、行贿受贿了、买官卖官了,常会自我开脱:“如今社会就是这样。”“别人都这样搞,谁不这样才是傻瓜。”“吃苦不能再吃亏,受累不能再受罪,落一身病不能再落一身穷。”及至东窗事发,又无不追悔莫及。如此以偏概全,弃善从恶,根子也在自家心灵有灰渍――物欲膨胀。自己心灵藏污纳垢,才会视别人都“斑斑点点”,进而放纵自己,也害了自己。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水静才能照清自己面容,心静才能看清自家心灵灰渍。社会转型时期,利己与利他、功利与道义、物质与精神……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道德良知,埋怨心态也最易伴着焦躁疑虑滋生蔓延。越是此时,越应多些淡定。看清自家心灵灰渍且时时勤擦拭,“阳光”就会没有阻挡地泻进心房,我们就会因发现更多美丽而感到温暖,也会因知善信善而更自觉地思善向善,用行动传递真善美。
(选自2014年4月17日《人民日报》)
1.阅读全文,题目中“窗上的灰渍”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