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与孩子沟通36种好方法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与孩子沟通 36 种好方法
(序)
孩子有哪些需要?
要想解除孩子的心理防御机制,找到与孩子沟通的共同语言,实现有效的亲子沟通,父母一定
要了解孩子的需要。
一般来说,孩子除了生理方面的需要外,心理方面还有很多需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心理
方面的需要,越来越成为亲子关系的重点。如果孩子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孩子就会产生逆反的
心理,故意封闭自我。
那么,孩子的心理需要有哪些呢?
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通过不断的研究发现: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有个“精神胚胎”,儿
童的成长是顺应这个精神胚胎的“自然趋向”的。如果父母给孩子需要的养分,孩子将通过自我选
择建立完好的心智。
一、情感需要
在情感方面,孩子有爱与被爱的需要,孩子需要在爱的沐浴下成长。教育孩子,这是第一位的,
爱是基础。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孩子就会表现出冷漠、逆反的情绪。
刚出生的孩子就有情感的需要,他喜欢父母的抚摸和拥抱,他喜欢看父母温柔的微笑和眼神,
他喜欢父母对他说:“宝宝,我爱你!”“宝宝,你是妈妈的心肝宝贝!”这种情感需要是孩子生理和
心理的一种需求。
许多父母认为,在这方面,自己做得相当好,实际上,父母们只关注了给孩子爱,而且这种爱
往往是溺爱,只是一味地给孩子爱,忽视了也应该向孩子索取爱。于是,孩子们学会了“理直气壮”
地接受父母们的爱,根本意识不到自己也需要付出爱,反映在孩子行动上,就是自私、狂妄自大、
以自我为中心。
二、独立需要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不希望永远活在父母们的保护当中,他们渴望能够独立地
做一些事情,独立地决定自己的事情。
这种独立性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和青春期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两个时期被称为孩子的“断乳期”,
前者为生理断乳期,后者为心理断乳期。
年幼的孩子们总是喜欢什么东西都碰一下,尤其是一些新奇的东西;大点儿的孩子则喜欢独立
自主地决定自己的事情。事实上,这正是孩子顺从“精神胚胎”的自然趋向,他们不自觉地被引导
着去“配合自己的行动”,从而获得对各种事物的印象。
但是,许多父母不了解孩子的这种需要,他们喜欢禁止孩子的各种探索行为,经常过多地替孩
子做事情,干涉孩子的事情和决定。当孩子的自由被禁止时,孩子就会产生受挫感,产生沮丧的情
绪,他自然而然会变得“不顺从”,出现对抗的行为,自然而然会变得“叛逆”。
其实,这些都表明他在向父母暗示:我不需要你们的过多保护,我不需要你们的过多干涉,我
要自由!我要独立!只要父母把自由给了孩子,“不顺从”和“叛逆”就没有理由存在,它们就会
消失得无影无踪。
1 / 157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三、自尊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尊的需要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对于孩子来说,这种需要也
存在。
孩子们都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希望父母尊重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情感,尊重他们的隐私,
等等。许多父母恰恰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自尊需要,总是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于是,父母们
经常随意呵斥孩子、打骂孩子,有些甚至在公众场合打骂孩子,揭露孩子的缺点,等等,完全不顾
孩子的自尊。
当孩子的自尊没有得到尊重时,他们或者产生逆反、对抗的心理,或者破罐子破摔,不顾自己
的颜面苟且偷生地活着,这些都增加了亲子沟通的障碍。
四、平等需要
孩子虽小,但是,他们总希望父母能够把他们当成大人一样来看待。而许多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