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观”的命题规律及备考指南.docVIP

“实践观”的命题规律及备考指南.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践观”的命题规律及备考指南.doc

“实践观”的命题规律及备考指南   王筱兵,杭州学军中学高级教师,现为杭州学军中学政治教研组组长。曾被评为“杭州市教坛新秀”,获杭州市第七届高中政治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参与编写过众多有影响力的教辅资料,《立足课程,推进学校公民教育》《活化课堂,润泽生命》等多篇论文公开发表或获奖,多次开设高三政治学科复习专题讲座,深受好评。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生活的本质,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永恒使命。实践观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坚持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发展认识,以获得真理性认识,进而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命题规律】   从知识方面看,实践的特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真理的特征、认识过程的特点等都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从命题的选材看,高考命题经常会选择某一基本实践活动作为情境材料,以2013年高考为例:安徽文综卷第四题的“家庭农场”、全国新课标Ⅱ卷第二十题的“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是变革社会的实践,浙江卷第二十九题的“基因突变与疾病关系的研究”、江苏单科卷第三十一题的“3D打印”、全国新课标Ⅰ卷的第二十一题的“人造树叶”便是科学实验的实践活动;从要求上看,不仅希望考生能从这些实践活动中体会到获得正确认识、追求真理的历程,还考查考生对某一特定情境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网络】   【考点解析】   一、实践及其特点   【典型题例】(2012年全国大纲卷?29)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   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答】B。本题选用人类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作为情境材料,考查实践的特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人类从早期对河流的顶礼膜拜到工业革命后的肆意开发遭报复,再到今天的人与河流和谐的实践与认识过程体现出人类实践的物质性与历史性特点,①③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②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动力,④错误。   【知识储备】从概念上看,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要注意实践是以人为主体而非动物、以改造为手段而非认识、以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为客体而非主观世界的观念活动、认识或是思维活动。从特点看,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三个特点。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都是客观的;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新的物质生活资料、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实践总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认为实践可以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或是认为“盲目的实践”是缺乏意识指导下的实践等观点都是错误的。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典型题例】(2013年安徽卷?4)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各地要大力扶持和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为破解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的“低、小、散”难题,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党和政府强调要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作用。这表明认识是( )   ①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②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③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④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答】B。本题选用人类变革社会的实践作为情境材料,考查实践是认识基础和认识的过程等相关知识。针对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党和政府认识到要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作用,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①④入选。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但不能说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②错误。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③错误。   【知识储备】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要对四个表现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尤其注意区分来源与动力。错误的观点有“认识来源于人的大脑”“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是一样的”“科学理论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等。   三、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典型题例】(2013年天津卷?8)在《集安高句丽壁画》一书中,作者称图一为“剁肉图”,把古人右手所持工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