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科学 2014,47 24 :4790-4804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4.24.003 中国南方双季稻春季冷害动态监测 1,2 3 4 4 1,5 程勇翔 ,王秀珍 ,郭建平 ,赵艳霞 ,黄敬峰 1 2 3 (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杭州 310058 ;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 ; 杭州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球科学研究 4 5 院,杭州 311121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875 ; 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重点研究实验室,杭州 310058 ) 摘要:【目的】利用星地多源数据,在南方双季稻种植区空间信息提取、双季稻发育期动态图组制作及研 究区逐日平均温度反演的基础上,结合冷害监测指标,实现多要素相协同的南方双季稻春季冷害动态监测,为 农业部门及时准确地应对双季稻冷害,减少冷害损失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南方双季稻区 190 个气象站点 1951—2011年逐日气温数据,计算各站点≥10℃的多年平均积温。根据各站点多年平均积温与其地理因子的相关 关系,建立多年平均积温推算模型。通过所获模型得到研究区积温空间分布图。按照南方双季稻安全生产积温阈 值≥5 300℃·d的指标,扣除研究区内积温小于该值的区域,制作南方双季稻积温区划图。利用 MODIS MCD12Q1 分 类产品获取了 2001—2010 年 10 年的谷类作物分布图。将以上两步结果叠加求交集,提取南方双季稻种植区空 间信息;利用南方双季稻区167个农业试验观测站点1981—2011年的水稻发育期资料,计算各个站点双季早稻主 要发育期出现的多年平均日期。依据发育期多年平均日期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获取各主要发育期回归拟合分布 图。在拟合结果残差订正的基础上,将南方双季稻春季冷害重点监测时段前后两幅发育期静态图,通过EVNI+IDL 编程,制作双季早稻发育期动态图;利用 AMSR_E_L2A 89 GHz 升轨和降轨垂直极化亮温、地理因子与气象站日平 均气温建立多元混合回归拟合模型,通过所获模型反演研究区 2010 年 2—5 月逐日平均气温。【结果】对研究所 建多年平均积温推算模型,利用未参与建模的 90 个气象站观测数据进行验证,观测值与模型模拟结果之间的均 方根误差(RMSE)为 289℃,这一估测精度能够满足研究所需。双季稻积温区划与 MODIS 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叠 加求交集,提取的双季稻种植区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 29.26%。通过该步骤一方面提升了双季稻冷害监测结果 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可使双季稻冷害实时监测在还没有获取当年准确种植位置信息前就能有效开展起来; 对研究所获南方双季稻春季冷害重点监测时段(早稻播种期至返青期)两幅发育期静态图,采用未参与建模的 59 个农业试验站观测数据进行验证,观测值与模型模拟结果之间的均方根误差(RMSE )分别为 5.68 和 4.24 d, 模型精度符合要求,试验结果可以于后续分析;研究将遥感数据与地面数据相结合通过混合建模反演逐日气温, 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微波遥感受天气影响小的特点,克服了南方常年多云的天气条件,使模拟的日平均气温的 RMSE 为 1.69℃。微波数据的加入使日平均气温估计精度提高了 0.35℃。研究对 2010 年南方双季稻春季冷害的 动态监测结果与农业统计部门报道的当年南方双季早稻冷害在发生时间和空间上相吻合。【结论】本研究建立的 冷害监测方法具有普适性,能够实现对南方双季稻大范围冷害的同步跟踪监测,对其他作物大范围冷害监测同 样也适用。 关键词:双季稻;春季冷害;动态监测 Dynamic Monitoring of Spring Cold Damage of Double Cropping Rice in Southern China 1,2 3 4 4 1,5 CHENG Yong-xiang , WANG Xiu-zhen , GUO Jian-ping , ZHAO Yan-xia , HUANG Jing-feng
收稿日期:2014-01-06 ;接受日期:2014-07-06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32B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座机电话号码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座机电话号码110035 )
联系方式:程勇翔,E-mail :chengyongxiang_613@163.com 。通信作者黄敬峰,E-mail :hjf@
24 期 程勇翔等:中国南方双季稻春季冷害动态监测 4791 1 2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mo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