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代文学概述 宋词概说 宋诗概说 宋文概说 宋话本概说 一、历史范围(320年) 北宋(960—1127)—— 南宋(1127—1279) 二、宋代文学发展的时代背景(P249-253) (一)政治 (二)经济(三)社会 (四)文化三、宋代文学的时代特征(P254)(一)思想内容 (二)艺术形式 四、宋代文学创作概貌 总体态势:A、作家、作品数量较多; B、各种体裁成就比较均衡。(一)诗 与唐诗相抗衡,是唐诗之外的另一种古典诗歌范式。 关于“唐宋诗之争”。(二)词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 词体文学的巅峰时期。 关于“婉约”与“豪放”。 (三)文 “宋文六大家”; 古文运动的彻底胜利, 但骈文和赋并没有消失。(四)话本 小说话本-草根艺术 讲史话本。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自序》 一、宋词的兴盛及其原因 1、政治上,统治者的提倡、高官才子的践行; 2、经济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镇繁荣,市民阶层 娱乐的需要; 3、民族矛盾的尖锐让爱国词作大放光辉,词的素材得 到扩展; 4、词体本身的历史发展:从“俚俗”到“文雅”,从 曲词不多到曲调繁多,从格律不严到格律定型化。 二、北宋初、中期词(一)晏殊 1、生平 字同叔,官至宰相, 婉约派词人之一。 2、作品集 《珠玉词》 3、代表作 《浣溪沙》《蝶恋花》 4、词的创作 延续五代之风气 (1)思想内容 A、表现男欢女爱、春花秋月,离愁别恨; 如《蝶恋花》 B、表现人生感受,感叹时光易逝。 如《浣溪沙》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二)欧阳修 1、生平 字永叔,号醉翁, 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2、作品集 《欧阳文忠集》 3、代表作 《玉楼春》 《蝶恋花》 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4、词的创作 (1)题材的开拓 A、公开讴歌男女情爱,如《生查子》; 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B、以词歌咏自然风光,如《采桑子》十首; 采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四)柳永 1、生平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排行第七, 又称柳七,柳屯田。 2、作品集 《乐章集》 3、代表作 《雨霖铃》等。 4、悲剧命运 (1)人生遭遇 《鹤冲天》:科场失意——流连于歌楼妓馆 ——50岁时方得一第——沉沦下僚 (2)柳永的文化角色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传统与小传统——柳永流连 声色,以俗词闻名——俗艳文化的代表——正统文 化的压抑排挤。 (2)艺术创新 A、发展了词的长调体制 大量使用长调慢词,改变了以小令为主的传 统。增加了词的表现容量,扩大了词的表现能力。 B、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 增加了词中“赋”的比重,大量铺叙。 如《望海潮》、《雨霖铃》。 三、北宋后期词(一)晏几道:古之伤心人 1、生平 字叔原,号小山。 人称晏殊“大晏”,晏几道“小晏”。 2、作品集 《小山词》 3、代表作 《鹧鸪天》、《临江仙》 4、词的创作 (1)思想内容 抒写男女悲欢离合之情,融入身世的哀怨之感。 (2)特色 多用“追忆”手法,增加词境的悲感、美感。 如:《临江仙》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导学案.doc VIP
-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省一等奖】.docx
- Hasselblad哈苏相机X2D II 100C User Manual - 简体中文用户手册说明书(中文版).pdf
- 中国计量大学803传感器技术1--2011--2020年考研初试真题.pdf VIP
- 参保单位派出证明.docx VIP
- 2025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英语试卷(含官方答案)原卷.pdf
- DB23_T(1621.10-1621.14)-2015: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操作技术规程(三).pdf VIP
- 12YJ1工程用料做法.docx VIP
- 中考冲刺励志文案【90句】.pdf VIP
- 05175税收筹划自考课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