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ppt

? 第十一章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学习目的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向近现代转变的历史进程及其实质;掌握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明确中国传统文 化的现代意义。 教学重点 综合创造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 意义。 教学难点 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必须遵守的基 本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变革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三、中国文化现代化问题的论争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变革 1.变革的实质 “是以儒家为主导的封建的中国传统文化转变到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的新 中国文化”。 (张岱年、程宜山著《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186页)。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变革 2.变革的过程 (1)第一阶段(五四运动前) 其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承受外来文化压力的情况下而逐步走向现代的。 其二,中国文化内部存在着发展的动力与机制,中国近代史上先后出现的三种先进的社会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和继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三,中国资产阶级新文化与封建旧文化的斗争,虽然为中国传统文化演变继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未能也不可能肩负起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变的历史重任。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变革 2.变革的过程 (2)第二阶段(五四运动以后) 基本态势是: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联合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作为同盟军,向着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攻势,并构建起无产阶级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变革 2.变革的过程 (2)第二阶段(五四运动以后) 其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传统 文化变革进入了一个更深层次,即由制度层面向观 念层面的文化变革转变。 其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 的中国化,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指明了正确的航向, 为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构与 民族精神的振兴,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其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中国文化界 百家争鸣的新时期。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1.“冲突”说 2.“契合”论 3.既有冲突,又有契合 三、中国文化现代化问题的论争 1.“儒学复兴”说 2.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说 3.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与批判吸收外来文化的 结合中建构社会主义新文化说 4.综合创造论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二、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是开掘传统文化现 代意义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其一,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着意继承并大力弘扬。 其二,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应持彻底批判与 摈弃的态度。 其三,对传统文化中那些糟粕与精华并存的成分,则要善于辩证地扬弃,要以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内在依据批判地予以继承。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发展。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 思考题 1.综合创造论的内容和意义 2.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必须遵守的基本 原则和方法 3.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 *

文档评论(0)

tax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