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和驴的寓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磨和驴的寓言.doc

磨和驴的寓言   中国民间有一句成语,叫作“卸磨杀驴”,其实是一则很精彩的寓言。凡谚语或寓言,都因其形象生动、意义典型以及富含哲理、言简意赅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过河拆桥”本来是很损的了,现在,小毛驴卖了力气将粮食磨好以后,还得把命搭上。可见,这个小毛驴的主人没良心到了极点。这个宰驴的人,第一狠毒,第二残忍,第三背信弃义。汉代的淮阴侯韩信对此深有体会,当他在云梦被汉高祖刘邦抓起来问罪的时候,他没说“卸磨杀驴”,而是说了一句“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类的话。据考证,驴是汉代才从西域引进的家畜,还未普遍役使,所以这位受过胯下之辱的将军只能发出这样的感慨了。   刘邦立国,张良、萧何、韩信最有功劳,韩信的战功甚至更显赫些,所以封为楚王。他在巡行县邑时,时常带着前呼后拥的甲兵。有人向刘邦密告,说他存谋反之心。刘邦一想他不但善战,还有实力,更有地盘,为防激则生变,接受间谍头子陈平的建议,假作天子巡狩,会诸侯,放一个烟幕弹,趁此机会把他擒获,缚在囚车里押回咸阳。韩信没料到刘邦会来这一手,半点旧情不念,于是这个阶下囚扼腕长叹:“果如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这句话虽然不如“卸磨杀驴”精练简洁,但可以想象,韩信说这话时一定很气愤,也一定很懊悔。气愤的是刘邦的手段透着卑劣。其实韩信不了解,封建社会里的开国皇帝,即或不是流氓,也是不反对使用流氓手段来夺取江山和巩固政权的;懊悔的是当初不该不听蒯通的话,如果自立门户,刘邦也许坐不成江山,说不定现在和他平起平坐。   蒯通就是韩信说的“果如人言”的那个谋士,是这句话的最早创意者。当楚汉相争未定局时,他曾经跑去向韩信进言,建议韩信“叁分天下,鼎足而居”,还引文种、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复国后被弃绝的例子,说明“立功成名而身死亡,野兽已尽而猎狗烹”的道理。韩信的牢骚,由此延伸发展而来。   韩信是位了不起的军事家,在用兵上多多益善,但在政治上却不是刘邦的对手。别看他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运筹帷幄,在官场上就常有败棋。他未必不知道自己是举足轻重的角色,也未必不想称王成霸,可他对蒯通说:“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以乡利背义乎!”   他曾经批判过项羽的“妇人之仁”,结果他自己却感情用事。政治家在决策时,要是掺进了私人因素,无有不败的。掺得越多,败得越惨。韩信作为一条汉子,绝对够格;作为一个朋友,天下难寻。但他不知道刘邦为了维护政权,从一开始对他就十分防范、百倍警戒。要不是韩信南征北讨立下汗马功劳,刘邦能不能当上皇帝还是未定之数。但一旦坐稳江山,就要收拾这些元勋了,也不惦念往昔为他拉磨的历史了。不仅仅刘邦如此,封建社会里很多皇帝,立国以后都按照卸磨杀驴的原则,无情地对待当年共生死的战友、打江山的伙计、相濡以沫的患难之交、舍命相随的左膀右臂。   所以,凡称得上是皇帝的股肱,或皇帝眼中认为具有实力的人物,他们的命运大多数是不值得羡慕的。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北海敬王刘睦薨。这位分封的诸侯王刘睦,就是个比韩信要聪明得多的人,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在汉明帝眼中是并不放心的,是处在脆弱险恶的环境之中,所以始终保持清醒,不敢有丝毫令汉明帝生疑的表现,于是总算得了一个善终。   刘睦所以这样一生“智虑畏慎”,因为他不过是皇弟,按祖宗规矩,“非刘氏不得王”,才得以分封一块土地为北海王,不过是沾了血统的便宜。皇帝要是不喜欢你,随便找个名目就可以“除国”。让你卷铺盖滚蛋,这是客气的;弄得不好,让你仰药死,你也不得不喝皇帝赐的那杯毒酒。班固在《汉书·景十三王传》后说:“是故古人以宴安为鸩毒,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汉兴,至于孝平,诸侯王以百数,率多骄淫失道。何则?沉溺放恣之中,居势使然也。”为什么刘睦偏要部下像班固所说的向皇帝汇报,把自己糟蹋得不成样子呢?很简单,正因为他明白,他有“少好学,光武及上皆爱之”的名声,对汉明帝来说,他不怕你堕落,而怕你有为。统治者最怕的是对他构成威胁的人物,包括潜在的威胁。所以,韩信的倒霉就在于缺乏刘睦那样的“智虑畏慎”。   韩信觉得身上的征尘、胸前的勋章、赫赫的战功、彪炳的资历以及与刘邦起事时的交往,是一份谁也不敢拿他怎么样的本钱。其实错了,他忘了皇帝是“唯辟作威,唯辟作福”、“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是可以随便“予取予夺”的天子。你再大的本钱,也没有他可以杀你的本钱厉害。结果,他因被告与陈豨谋反,被吕后骗至长乐宫斩杀,并被诛灭三族。刘邦“见信死,且喜且怜之”。这个“喜”,证明刘邦早就想除掉这个心腹之患,假惺惺做出“怜”的样子,也是猫哭耗子的表演了。   比刘邦还要多一份流氓精神的开国之君,恐怕要数朱元璋了。他在杀戮功臣的记录上,在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