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e.colida抗肿瘤免疫的动态实验研究
E.coliDNA抗肿瘤免疫
的动声实验研究
硕士研究生:史丽滨
指 导 教师:张卓然教授
专 业 名称:病原生物学
摘 要
肿瘤逃脱宿主免疫监视,宿主免疫低下,是肿瘤得以生长发展的
主要原因准用安全有效的肿瘤免疫方法,调动机体内在的VLM中瘤能
力来战胜肿瘤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DNA是一种带有遗传信息的大
分子,但近来证据表明,不同物种来源的DNA免疫原性不同,细菌DNA
能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我们以前的实验已经证
明:大肠埃希菌DNA(E.coliDNA)具有很强的抑瘤作用,但对肿瘤
细胞无直接细胞毒作用,其表现的抑瘤作用主要是由DNA激活荷瘤小
鼠的免疫功能所引起的。在此基础上,本实验进行了E.coliDNA抗肿
瘤免疫的动态实验研究,进一步揭示了E.coliDNA对荷瘤小鼠免疫功
能的动态调节作用及荷瘤机体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55只BALB/。小
鼠,其中5只为正常对照小鼠,其余的50只小鼠全部荷瘤,荷瘤后
随机分成10组,5组为TES(Tris,EDTA,NaCl组成,是DNA溶解液)
对照组,5组为E.coliDNA治疗组。荷瘤后第四天起,分别于对照组
和治疗组小鼠皮下注射TES(0.1M)和E.coliDNA (100ug/ml)0.3
ml/只,隔日一次,共五次。分别于注射1次,3次,5次后24小时
及5次后5天 ,9天 (即相当于荷瘪后第5天,9天,13天,17天和
21天)各处死一组TES对照组和E.coliDNA治疗组小鼠。取瘤组织称
重,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制备病理切片,取脾,测NK细胞杀伤活性,
取腹腔渗出液,测MCI)细胞杀伤活性,收集血清,测量IL-12,N0,TNF-(x
含量。正常小鼠同样取脾,腹腔渗出液,收集血清,测量指标同上。
结果如下:
1.E.coliDNA体内抑瘤作用的动态变化:E.coliDNA皮下注射5
次后抑瘤作用明显,抑瘤率达47.07%,而且抑瘤作用持久,于注射5
次后5天和9天,其抑瘤率可达42.29%和51.44%。从病理切片上可
以看到,TES对照组中,肿瘤细胞生长旺盛,荷瘤中期即出现骨骼肌
被浸润现象,且浸润程度不断加深,坏死出现较晚,且坏死面积较小,
坏死灶多位于瘤组织中央;而相应的E.coliDNA治疗组中,治疗早期
即出现肿瘤细胞坏死,而且坏死面积不断扩大,可接近整个瘤组织,
坏死灶分布广,周边有大t琳巴细胞授润,未见骨骼肌被浸润现象。
2.E.coliDNA对体内NK/1145细胞杀伤活性影响的动态变化:
E.coliDNA治疗早期,NK/细胞杀伤活性(%)(55.5411.23/56.87
11.05)显若高于正常对照组 (46.4512.53/48.6412.76)(P0.01),
虽然相应的TES对照组中NK/11.细胞杀伤活性 (52.0212.95/
52.7011.28),也离于正常对照组Wo.06),但仍低于相应的E.coli
DNA治疗组 (P0.06):在E.coliDNA泊疗期间,NK/11O细胞杀伤活
(55.7911.75/56.9811.10;53.7410.79/55.8530.83)雄持于治疗早
期的较高水平,而相应的TES对服组中,NK/W细施杀伤活性
(46.0711.30/47.5411.79;37.5810.99/41.2712.12)却逐渐下
降;在E.coliDNA治疗后一段时间内,NK/1F.细魔杀伤活性 ((47.43
11.06/47.6711.01)仍可雄持于正常水平范围之内(P0.05),而相
应的TES对照组中,NK/协.细血杀伤活性(29.6611.99/27.28土1.42)
却显若低于正常水平印0.01)。
3.E.coliDNA对血清中细胞因子含f形晌的动态变化:E.coliDNA
一 2.
治疗早期,血清中IL-12含量(ng,/l)(73.45士4.28),明含量 (州)
(60.6012.07)及TNF-a含量 (ng/1)(91.27士2.74)均显著高于正
常小鼠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d14、il6、crp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pdf
- cd24及e-adherin在肾透明细胞癌多中心病灶和单结节中的表达及意义.pdf
- cd31与cd4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pdf
- cd36对lp诱导的自噬和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pdf
- cd2抗体与抗结合的特性及介导的效应研究.pdf
- cd3、cd4ro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pdf
- cd4<#39;+>cd8<'+>t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与斑秃关系的研究.pdf
- cd4+cd2+调节性t细胞及th17细胞与graves'病相关研究.pdf
- cd40信号对发性骨髓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pdf
- cd40配体在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中的异位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pdf
- e-钙粘蛋白基启动子区高甲基化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关系的研究.pdf
- e2f-1、bl-2蛋白的表达及肠道菌群失调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关系的初步研究.pdf
- e2f1、β-环蛋白以及细胞周期因子d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pdf
- e2f-1、cmyc、p14<'arf>蛋白在肺鳞状细胞癌及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pdf
- ebv相关胃癌53基因过表达的研究.pdf
- ebv相关胃癌织中ras基因突变及法尼基转移酶β-亚单位基因表达的检测.pdf
- ebv dna量检测在诊断儿童eb病毒感染中的临床意义.pdf
- ebv相关胃癌鼻咽癌中病毒潜伏期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研究.pdf
- eb病毒和人疱病毒6型感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的研究.pdf
- eb病毒编码的毒白介素-10基因多态性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