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建筑平面设计精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一个房间面积不超过60m2,人数不超过50人,可设一个门。 2.位于走道尽端房间(托幼建筑除外),非高层建筑中,由最远一点到房门口直线距离不超过14m,且人数不超过80人;在高层建筑中面积不超过75m2时,可以只设一个净宽不小于1.4m的门。 2.6 场地设计与总平面设计 总平面设计中常见术语 4.用地面积:道路红线所框定的用地总面积 5.建筑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例(%)。 6.容积率 :在一定范围内,建筑面积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值。 7.绿地率:建筑基地内,绿地总面积占用地总面积的比例(%)。 2.6.1建筑物与基地红线的关系 基地红线图是以南北方向为X轴,以东西方向为Y轴。 建筑物与基地红线的关系 建筑物的基底范围内(包括基础、地下管线等)控制在红线范围内 建筑物与相邻基地之间应在边界红线范围内留出防火通道或空地。 建筑物的高度不应影响相邻基地邻近的建筑物最低日照要求 紧接基地红线的建筑物除非相邻地界为永久性空地,否则不得朝向邻地开设门窗洞口、不得设阳台、挑檐,不得向邻地排泄雨水或废气。 建筑物及附属设施不得突出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建造,不得突出的建筑突出物为: ——地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结构挡土桩、挡土墙、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及其基础、化粪池等; ——地上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门廊、连廊、阳台、室外楼梯、台阶、坡道、花池、围墙、平台、散水明沟、地下室进排风口、地下室出入口、集水井、采光井等; ——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的管线、隧道、天桥等市政公共设施外的其他设施。 经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有人行道的路面上空: 1)2.50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凸窗、窗扇、窗罩、空调机位,突出的深度不应大于0.50m; 2)2.50m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1m,并不应大于3m; 3)3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应大于2m; 4)5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宜大于3m。 2 在无人行道的路面上空:4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窗罩,空调机位,突出深度不应大于0.50m。 控制指标 建筑覆盖率(建筑密度): 多层住宅:28%~32% 建筑容积率: 多层:1~2 高层 4~10 绿地率(绿化率) 新区不小于30%,旧区改造不小于25% 2.6.2 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一、建筑布局 适当集中 适当分散 集中与分散结合 二、交通组织 交通流线明确清晰、易识别,通畅便捷,尽量减少迂回,避免干扰与冲突 建筑基地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车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路不应小于7m(考虑自行车通过);供消防车通行的道路宽度不小于4m。 2 人行道路宽度不应小于1.0m,距建筑物的间距不小于1.5m 3 利用道路边设停车位时,不应影响有效通行宽度; 4 车行道路改变方向时,应满足车辆最小转弯半径要求;消防车道路应按消防车最小转弯半径要求设置。p275 建筑基地内地下车库的出人口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地下车库出入口距基地道路的交叉路口或高架路的起坡点不应小于7.50m; 2 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垂直时,出人口与道路红线应保持不小于7.50m安全距离; 3 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平行时,应经不小于7.50m长的缓冲车道汇入基地道路。 三、基地环境对建筑平面组合的影响 P274~275 图 1.基地大小、形状、道路走向 2.建筑物的间距和朝向 建筑物的间距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室外使用要求:房屋周围人行或车辆通行必要的道路面积,房屋之间对声响、视线干扰必要的间隔距离等; (2)日照、通风要求:主要考虑成排房屋前后的阳光遮挡情况及通风条件; (3)防火安全要求:考虑火警时保证邻近房屋安全的间隔距离,以及消防车辆的必要通行宽度图2-68 图2-69; (4)施工要求:房屋建造时可能采用的施工起重设备、外脚手架的地位,以及新旧房屋基础之间必要的间距等。 日照标准 1 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获得日照,该日照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有关规定; 2 宿舍半数以上的居室,应能获得同住宅居住空间相等的日照标准; 3 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生活用房,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3h的日照标准; 4 老年人住宅、残疾人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医院、疗养院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中小学半数以上的教室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于2h的日照标准。 房屋日照间距的要求,是使后排房屋在底层窗台高度处,保证冬季能有一定的日照时间。 房间日照的长短,是由房间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关系决定的,这个相对位置以太阳的高度角h和方位角A表示,它和建筑物所处的地理纬度、建筑方位以及季节、

文档评论(0)

挺进公司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