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精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没有什么比一个好的理论更为实用了。好的理论是简约的,能对大量现象做出解释,能够对未来的事件做出明确的预测,以便得到支持或被推翻,能产生新知识。 总之,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显微镜或望远镜,通过它我们可以对所观察到的现象看得更清楚、更远。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 §2—1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 §2—2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2—3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2—4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2—1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 简介:弗洛伊德(1856-1939)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的含义是指以心因性为机制的一种治疗精神病的方法及其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认为存在于潜意识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 §2—1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 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二)弗洛伊德心理发展阶段说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 一、(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1 、意识与无意识理论 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作为一切意识行为基础的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F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主要是由两个独立的部分组成,即意识和无意识,中间夹着很小的一部分称为前意识。 意识:(表层)自知自觉的部分 无意识: (深层) 被压抑的本能冲动 和生物欲望,没有 表现出来 前意识:仅仅是被遗忘了 无意识(unconsciousness):又称潜意识,弗洛伊德把它定义为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是个人不可能觉察的心理现象,但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影 响极大。 无意识之中包含了各种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许的原始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以及与各种本能有关的欲望。 这些无法得到满足的情感经验、本能欲望是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的,但它们并不肯安分守己的呆在那里,而是在无意识中积极活动着,不断的寻找出路,追求满足。 潜意识与恐水症 安娜.奥是一位21岁的青年女性,患有“恐水症”,夏天持续高温,使她感到十分口渴,可是嘴一接近茶杯,不知为何手就会把茶杯推开,只好尽量吃些水果来解渴。这种症状一直持续了六周,对她进行催眠,当她进入催眠状态后,就让她随便说出与病情有关的事。这时,她自由自在的讲个不停,述说自己对一个应该女佣的各种不满。突然,她想起来了,有一天当她进入房间时,发现该女佣像一只小狗一样直接从杯子里添水喝,立即产生了强烈的厌恶,不过为了怕失礼,当时尽力克制着自己什么也没说。现在,处于催眠状态下,安娜回忆起这段经历来,在喋喋不休的全部讲出来的时候,变现得极为愤怒,随即她说想喝水,就给她水喝,她便安安静静的大口喝起来。当茶杯离开她的嘴唇后,她就从催眠状态中醒过来,以后就能随便喝水了。 精神分析学家认为这些症状是由于情感能量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充分释放而引起的,在催眠状态下,通过宣泄,这些症状就消失了。 意识(consciousness):指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心理活动,这一部分在F的理论中不很重要,他做过这样的比喻,把意识比作冰山露在海面上的小小山尖,而无意识则是海洋下面那看不见的巨大部分。 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介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可召回到意识中去,即其中的经验和观念可以说暂时不属于意识,但随时能够回忆起来,进入意识。 意识、无意识和前意识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前意识与意识之中的内容可以随时转换,但无意识中的东西要进入到意识中来则非常困难。在意识之中似乎有一种抵抗力量,起着“看门人”的作用,严防无意识中的观念进入意识部分。 但当人的意识放松,让无意识的内容进入人的意识中时,人就会感到焦虑、羞耻和罪恶,于是加以抵抗,进行压抑。 压抑的功能是把主体的经验和回忆、各种欲望和冲动保存和隐藏起来,不让他们出现在意识中。但这些东西并未消失,而是一直潜伏着、活动着,并通过梦、口误、笔误、记忆错误等方式表现出来。病态的压抑则导致心理疾病。 一(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2、人格结构 本我(id): 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与生俱来的,由一些冲动、欲望或能量构成。 不知善恶、好坏,不管应该不应该、合适不合适,只求立即得到满足,受快乐原则的支配。作用主要是满足先天的生物本能,而且必须立即满足,遵循快乐原则。婴儿 快乐原则使个体减少紧张到能够忍受的程度,如物欲的满足、饥渴的消除都能产生快乐 一(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自我(ego): 从本我中分化出来,人格的意识和理性部分,其功能是运用现实手段满足本能的需要,为本我服务,遵循现实原则 它一方面使本我适应现实的条件,从而调节、控制或延迟本我欲望的满足,另一方面还要协调本我和超我的关系。弗洛伊德还形象地将自我与本我比喻为骑手与马之间的关系。 一(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超我(supere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