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国家大剧院建筑设计特点.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国国家大剧院的建筑特点 [内容提要] 国家大剧院中心建筑为独特的壳体造型,壳体表面由18398块钛金 属板和1 6多块超白玻璃巧妙拼接,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壳 体周围是人工湖及由大片绿植组成的文化休闲广场,不仅美化了大剧院外部景 观,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理念。 国家大剧院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 鲁主持设计。国家大剧院建筑屋面呈半椭圆形,由具有柔和的色调和光泽的钛金 属覆盖,前后两侧有两个类似三角形的玻璃幕墙切面,整个建筑漂浮于人造水面 之上。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 国家大剧院庞大的椭圆外形在长安街上显得像个“天外来客”,与周遭环境的冲 突让它显得十分抢眼。这座“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计划以一颗献给新 世纪的超越想象的 “湖中明珠”的奇异姿态出现。东南几处萧”和具有雅俗弹性 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国家大剧院 建筑特点 设计理念 一、关于国家大剧院 (一)国家大剧院介绍 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长安街以南、人民大会堂西侧总占地面积11.893万平 方米,分为国家大剧院工程和天安门广场西侧环境改造及地下停车场工程两部 分,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国家大剧院整个壳体钢结构重达6475吨,东西 向长轴跨度212.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穹顶。国家大剧院地下最深处为-32.5 米,相当于往地下挖了10层楼的深度,成为北京最深的建筑 国家大剧院建筑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整体上体现了21世纪世界标 志性建筑的特点。中心建筑为独特的椭球体,四面水池环绕,建筑主体与绿化广 场、道路水池有机构成一个水上明珠建筑造型,大剧院是中国最高艺术表演中心 和北京最新标志性建筑;是中国的最高艺术殿堂,是当代中国文化的象征。 (二)背景 建设国家大剧院是几代人的心愿,最早是周恩来总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 而1998年4月国务院方正式批准立项,大剧院工程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加 之其所处地点的重要性和巨大的象征意义,决定了她的难度。为了保证大剧院的 设计水平,当局下令进行国际招标,结果招来四十四份标书,到最后却又全部否 决,竞标持续了一年半之久,在第3轮中,安德鲁的方案终于脱颖而出,获得由 专家和各方人士组成的评委会的青睐。 二、设计来源 1999年,安德鲁领导的巴黎机场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经过两轮竞赛 三次修改,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国际竞赛中 36个设计单位的 69个方案中夺 标。1999年 7月,获选为最终的建设方案。安德鲁曾说 “我想打破中国的 传统,当你要去剧院,你就是想进入一块梦想之地”。安德鲁这样形容他 的作品——巨大的半球仿佛一颗生命的种子。 “中国 国家大剧院要表达的,就是内在的活力,是在外部宁 静笼罩下的内部生机。一个简单的 ‘鸡蛋壳’,里面 孕育着生命。这就是我的设计灵魂:外壳、生命和开 放。”如图[1] 三、设计理念 图 1 设计师安德鲁说:“大剧院是有文化和教育功能的场所,是一个可以充分呼 吸和享受的文化空间。这就是我这个设计的目的。”他对中国国家大剧院的理解 主要有4点: 第一,地点决定了它的象征意义:旁边的人民大会堂象征国家的最高权 力,而大剧院则应该成为文化的代表; 第二,它是一个新的、庞大的重要建筑,一个可代表新世纪的建筑,一 个倾注了人们强烈愿望的建筑; 第三,要有完备的社会功能,就是说,好用,而且人们爱用; 第四,外观要吸引人,有文化感、历史感。 (一)切断历史,向新时代迈进中国当初对设计方案的要求是:一看就是个剧 院,一看就是个中国的剧院,一看就是天安门旁边的剧院。 中国的 「大屋顶」 「琉璃瓦」各种真伪 「传统」建筑,在北京已泛滥成为人 们取笑的对象。中国建筑界对大剧院的争论,便集中在 「传统」与 「现代」问题 上。无疑,保罗 ·安德鲁的设计与中国传统一点不沾边,大屋顶、琉璃瓦丝毫不 见。 天安门一带,因为有中央领导人用於庆典检阅的城楼,有迎接外国首脑仪 式的广场,有召开各类政治性大会的人民大会堂,有党中央和国务院集中办公的 中南海,所以显得政治气氛十分浓烈。如今,一座或可领导未来世界建筑新潮流 的乾燥土地里豁然冒出的“水中珍珠”,无疑将为天安门这一政治性极强的地带, 导入大胆浪漫的文化象征。 “对一个古老的城市来说,新的建筑设计更要谨慎,但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