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学用经方两大关(李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可学用经方两大关(李可)》.doc

学 用 经 方 两 大 关 我虚度81岁,(1930—— )一生学做中医55年,经历了无数困苦魔难,闯过五大关(明理关、医德关、临症关、剂量关、毒药关)。现在盖棺定论,不过勉强及格而已。 现在扼要叙述一下我闯最后两关的经历,或许对青年一代有点借鉴作用。 剂量关 医界共识:剂量问题是经方不传之秘。剂量,是方药治病的核心一环,犹如将军的刀剑。 自81年东汉度量衡器——大司农铜权——出土,证实了汉代一两等于现代15.625克,一斤等于250克,液体一升,等于200ml,这一重大发现,解决了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李时珍之后400多年,以“古之一两,为今之一钱”,仅取经方原量的十分之一为临床应用的标准,显然是错了。 按古今度量衡标准,重新厘定经方剂量,可以体现仲景当年用药风貌,可以大大发挥经方的神奇功效。用治疑难大症,可以药到病除;救治急重危症,可以起死回生。 伤寒论在人类防疫治病史上,有两个第一:第一部理论与临床完善结合的东方医学体系。第一部可以救死生于顷刻的临床急症学宝典,伤寒疫病的特点,发病急,传变速,故仲景立方剂量大、药简、力专、效宏,方能阻断病势传变,救生死于顷刻。现代用法剂量过轻,悬殊过大,不堪大任。由于达不到仲景学说的基础有效剂量,所以不能治大病,习用轻剂,固然可以四平八稳,不担风险,但却阉割了仲景学术的一大特色,夺去了将军手中的刀剑,在近代两大医学体系的竞争中,使中医丢掉了急症阵地,退居附庸地位。这是老中青三代中医的奇耻大辱! 要雪耻,先闯剂量关:在仲景先师伤寒论的理法方药的大环节之中,基础有效剂量是一大关键! 我闯剂量关,曾经碰的头破血流,一次偶然的机遇,误打误撞,终获成功。 60年代之前,我曾用小剂量四逆加人参汤治心衰重症6例,死去5例,存活1例。死亡病例,皆因久病耗伤五脏精气竭绝,中气败亡,土不伏火,阳回复散而死。救活的1例,受张锡纯来复汤的启发,加入了生山萸肉,龙骨,牡蛎,活磁石,因深昏迷又加入了麝香,得以康复。此6例病人中由于当时生附子已被禁用,用小剂四逆汤救治又屡屡失败,制附片已从3钱、5钱,逐渐加至1两半。此病人是友人之母,患肺心病20年,住院病危,回家准备后事,全身冰冷,仅胸口微温,昏迷喘急,心跳未停,六脉似有似无,测不到血压,二便失禁,唯趺阳、太溪、太冲三部根脉尚缓缓博动,遂开药3剂用作最后挽救,此时,一个垂危病人卧床,一家人乱作一团,儿媳要缝治寿衣,忙乱之中将3剂药误作一剂煎煮,更加水少火大,煮得汤汁不过半斤,此时已是深夜子时,儿媳便隔10多分钟喂一匙,40分钟后喂完,此时奇迹出现,病人睁眼,知饥索食藕粉饼干,次日已能扶床走动,抢救成功后,又活了19年,78岁寿终。 此事让我大为震撼,震撼发生顿悟,我万分感激友人之妻,如不是她的失误,我将永远理解不了“医圣不传之秘在于剂量”这一条真理。在40分钟的时间内,服下105克附子,充分发挥了四逆汤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服药时间,又恰恰在子时,大气一阳来复,得天时之助,于是成功。偶然之中,寓有必然,这便是我创制破格救心汤的第一个回合。 毒药关 药物的产地有东南西北地域之异,因此各有升降浮沉不同之性,以药性之偏,调治人气之偏,下陷者用升浮,上逆者用沉降,以完成中气的园运动,故一切药皆仙丹妙药。 药性当以神农本草经为宗,她是上万年防疫治病的总结。千锤百炼,字字千金,凝结了古圣先贤的智慧。正确掌握药性,最实用的是园运动的古中医学中的药性解。彭子上承本经,伤寒,下及黄元御,贯穿了天、人、药一气周流之理。最为贴切,此外张锡纯药性解寓有新义,当代朱良春大师对虫类药有独特的发挥,皆当为师。 现代公认的毒药有:附子、川乌、马钱子。误认毒药,实际无毒的有辽细辛、生半夏、生南星、生禹白附。 本经是应用毒药以治病的典范,伤寒论是驾御毒药以救人性命的集大成者。 以大毒之品治病的原则:“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 我闯毒药关,有以下几点: 1、亲尝毒药,取得实感,再去治病,如附子、川乌,先煮妥解毒的黑小豆30、防风30、甘草30、蜂蜜150、绿豆30粉(冲服)备用。然后在饭后,服煮好的乌附汤,10克起服,由少到多,最多时附子100克。体验一日夜各时段的感应。我95%的弟子无例外地依法施行。然后取得治病资格。其中仅张涵一人,一度发生瞑眩效应,昏迷三分钟,服解毒汤后而解。有的吐出恶臭,未消化食物,或放臭屁,泻下恶臭稀便等,皆是人体自我修复功能启动之排病反应,属于正常范围。 2、领悟医圣张仲景的思路方法 四逆汤用生附子一枚,生附子已是大毒,为什么还要破八片?因为破碎之后,煮出的汤液,药性的分解更彻底,毒性更纯。事实证明,附子的大毒,正是亡阳病人的救命仙丹。 川乌较附子的毒大,因此医圣用蜜煮乌头,为确保安全,我在60年代中期凡用乌头必加入黑豆、防风、甘草、

文档评论(0)

ddw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