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民歌”对于羌族民歌传承的重要意义.doc
“新民歌”对于羌族民歌传承的重要意义
【内容摘要】“新民歌”产生于20世纪末,是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派生产物。它是流行音乐与传统民族歌曲的完美融合,在迎合了大众欣赏需求的同时也把大量优秀的传统民歌带回到了人们的音乐生活中,既引领了流行音乐潮流,又传承了传统音乐文化风格。它的出现对我国四川西部较为偏僻封闭的羌族民俗音乐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民歌” 羌族民歌 《花儿纳吉》 传承
在中国的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民歌进入了茁壮发展的鼎盛时期,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新时期。“新民歌”以一种新的民歌形式走进了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它仍旧以“民”为本,立足人民需求,以传统民俗民歌为根本,加入了现代流行音乐的曲式风格和通俗歌曲的演唱形式,赋予传统民歌新的活力,而且大多数作品都会保留原作品的歌词及曲调。这样的一种由传统民歌演变而来的新民歌,在演唱形式、音乐发展上融入了更多丰富的音乐文化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钟情于流行音乐,无论是欧美、我国内地或者港台,也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通俗音乐作品。但是对于年长的一代人来说,“新民歌”的出现恰到好处地满足了他们的音乐需求。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歌曲。丰富多样的各民族民歌是我们中国音乐文化领域非常珍贵、非常重要的财富。然而,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还是有很多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被悄然地掩盖了起来,许多传统民族歌曲和一些地方性的民间小调也已经被人们渐渐淡忘。特别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由于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仍处于一种半封闭式的生活状态,当地的民族音乐流传性较低,除了本民族最具特色的两三首代表性歌曲得到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以外,其他非常具有民族特色、风格浓郁的地方性音乐却很少有人能够接触得到。新民歌的创作者们深入到民间,收集整理可塑性较强的优秀民歌作品进行大胆尝试与创新编曲,流行与传统的完美融合,让人们在接受新民歌的同时,重新唤起对经典传统民歌的记忆。新民歌、新民乐的派生,无疑是为这些地方民族音乐找到了出口,特别是民族总人口较少、地处偏远的羌族民间音乐。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中国文明史上是一个庞大而繁杂的体系,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最早可以追溯到大约5000多年前,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献资料中便有了羌族文明的记载,随着时代推移,沧桑巨变,在羌族人自身不断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又衍化为许多支系,其中一部分纳入汉族成长壮大的轨道,另一部分则走上了各自独立的发展道路,成为今天藏缅语族若干民族的先驱。然而,现在保留下来的羌族却是极少的一部分,主要分布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汶川、理县、黑水和绵阳的北川等地,地处川西高原的岷江流域。因海拔较高,村落常建于高高的山顶上,亦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几千年来,羌族人居住在高山之巅,过着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唱歌是他们田间劳动、饭后休闲、婚丧嫁娶中最重要的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他们喜爱舞蹈、热爱歌唱。他们善于用唱歌这种特殊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祝愿等,身边的一切事物,所感所想都能够即兴成诗,出口成歌。然而勤劳淳朴的羌族人只有他们的民族语言,却没有可以记载流传的民族文字。所有的民俗文化、民族愿望都必须依靠歌唱这种看似简单快乐的方式口传心授。然而,现在的羌族人开始走出村寨。所以特别是对于青年一代来说,对于古老文明的传承与保护是缺乏信念的。流行音乐成为了大多数年轻人音乐生活的全部,对于古老的、曲式单一、讲究音调高亢嘹亮的羌族音乐退避三舍,更不用说传承和保护了。新民歌的出现,对羌族音乐起到了非常积极的引导作用。音乐创作者在紧抓其音乐原型的同时,大胆地加入了现在流行音乐元素,让原本单一的曲调丰富了起来,更能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欣赏口味,也降低了传唱难度,流传起来相对容易。而且在大家熟悉新民歌的同时,也加强了对传统民歌的关注度。这样的例子在羌族歌曲中是非常多见的,《花儿纳吉》就是羌族民歌中较为典型的范例。
《花儿纳吉》是汶川、茂县一带流传甚广的一首羌族情歌,“花儿纳吉”原是羌族情歌中的一个传统曲牌,演唱者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及所想要表达的情感内容来即兴填词演唱。歌词多为羌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倾诉思念之用。有的也用来歌颂赞美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繁荣以及表达对党的热爱之情等,歌词具有很大的即兴性及随意性。早期的歌词多是羌语,因为羌族文字的缺失,能被记录下来的只有汉语版的《花儿纳吉》。
老版的《花儿纳吉》是一首传统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歌版的“花儿纳吉”,它具有典型羌族民歌的音乐元素,曲调婉转优美。羌族民歌的歌词每一句多为4个音节,演唱时,一般先唱两句或4句的歌头,但是《花儿纳吉》采用的是每句7个音节的歌词,这类型的歌曲没有歌头,主要流传于汶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