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详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临床表现 潜伏期:2~9 d,最快仅5 h 无症状感染、轻度腹泻、出血性肠炎、溶血性中毒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典型的出血性肠炎:腹部剧烈疼痛,先期水样便,继而转为血性腹泻,低烧或不发烧。部分病人急性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儿童死亡率较高。 O157:H7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中毒名称 病原菌 中毒食物 临床表现 预防措施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普通变形杆菌、 奇异变形杆菌 主要是动物性食品 潜伏期5~18 h,以上腹部刀绞样痛和急性腹泻为主,常伴恶心、呕吐、头疼、发热。 防止生熟交叉污染 李斯特菌食物中毒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5℃低温仍可生长 冰箱中保存时间过长乳制品、肉制品最多见 侵袭型:潜伏期2~6周,败血症、脑膜炎。 孕妇、新生儿易感。 死亡率较高(20%~50%) 腹泻型:潜伏期:8~24 h,腹泻、腹痛、发热 冷藏食品食用前彻底加热 空肠弯曲菌食物中毒 空肠弯曲菌空肠亚种 牛乳及肉制品 潜伏期3~5天,胃肠道症状。腹痛为绞痛,水样便或粘液便,常伴发热 食物煮透,乳制品充分灭菌 腊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 腊样芽孢杆菌 肠毒素(不耐热的腹泻毒素,耐热呕吐毒素) 国内:米饭, 米粉最常见 呕吐型:潜伏期短,0.5~5 h, 100%呕吐,多达2~10次 腹泻型:潜伏期较长,8~16 h,腹痛、腹泻为主。 剩饭食用前彻底加热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谷类发酵制品,变质银耳 潜伏期2~72 h,食用量多者病重。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肝脏损害多发生在中毒后3~5日。 不制作,不食用酵米面;不食用变质银耳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食物中毒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0~5℃仍可生长繁殖 动物性食品,生牛乳 潜伏期3~7天,婴幼儿为易感人群。胃肠炎症状、发热、亦可引起阑尾炎,反应性关节炎,败血症。 适当的蒸煮或巴氏灭菌 其他细菌性食物中毒 处理原则 现场处理:患者 轻、重症;收集资料 对症治疗:催吐 洗胃 导泻 纠正酸中毒 电解质紊乱 呼吸衰竭 特殊治疗:通常无须用抗菌药物 感染性 抗生素(氯霉素等) 肠毒素 补液 调节饮食 肉毒毒素 多价抗血清, 病死率下降至10%以下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防治原则 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霉变甘蔗中毒 北方地区的初春季节,多见于儿童,病情常较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霉变甘蔗质地较软,瓤部外观色泽比正常甘蔗深,一般呈浅棕色,闻之有霉味 甘蔗节菱孢霉。新鲜甘蔗中此霉的侵染率极低,仅为0.7%~1.5%,经过3个月的储藏后,其污染率可达34%~56%。 毒素:3-硝基丙酸,神经毒,主要损害神经系统 潜伏期短,最短仅十几分钟 症状:一时性消化道功能紊乱,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黑便。 随后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昏、头痛和复视。重者可出现阵发性抽搐:抽搐时四肢强直,屈曲内旋,手呈鸡爪状,眼球向上偏向凝视,瞳孔散大,继而进入昏迷。患者可死于呼吸衰竭,幸存者则留下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导致终生残疾。 无特殊治疗 尽快洗胃、灌肠以排除毒物,并对症治疗 预防: ①不吃霉变甘蔗 ②甘蔗必须成熟后收割,不成熟的甘蔗容易霉变; ③甘蔗应随割随卖,不要存放; ④甘蔗在贮存过程中应防止霉变,存放时间不要过长,并定期对甘蔗进行感官检查,已霉变的甘蔗禁止出售 有毒动植物中毒 河豚鱼中毒   Puffer fish poisoning 鱼类组胺中毒 Fish histamine poisoning 麻痹性贝类中毒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毒蕈中毒 Noxious mushroom poisoning 河豚鱼中毒 Puffer fish poisoning 分布广泛:温带、热带、亚热带区域,为近海肉食性栖息鱼类。主要以贝类、甲壳类或鱼类为食。 我国河豚鱼主要产于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淡水、海水均有分布 无鳞,气囊 无腹鳍,背鳍1个 性质:分子式 C11H17N3O8 非蛋白神经毒素 无色针状结晶 性质稳定:100℃7h 200℃以上10min破坏 毒性极强 河豚鱼中毒 Puffer fish poisoning Toxin: tetrodotoxin LD50: rats 8 μg/kg by injection; 30 μg/kg if ingested humans 1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