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老路基结合部处治技术 主讲人:应荣华 长沙理工大学公路工程学院 2007年9月 新老路基结合部处治技术主要内容 一.路基拓宽工程中的技术特征和工程问题 二.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三.路面结构对不协调变形的力学响应 四.拓宽路基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五.新老路基结合部处治的原理、方法和施工控制技术 路基拓宽工程的项目背景 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的公路建设方针下,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公路改扩建工程,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 (1)对低等级道路进行拓宽、提高公路等级正成为我国公路发展的主流。 (2)随着道路交通量的飞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早期建成的部分高速公路,先后或即将进入加宽改造阶段。 新老路基结合的设计和施工面临着众多的技术问题, 1、缺乏可资借鉴的工程经验。 2、缺少明确的设计计算理论。 3、缺少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 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AASHTO-2002[1]版设计方法中,老路拓宽部分的设计中强调了新路和老路必须良好结合,要求新拓宽的路面结构性能尽可能和原有路面相近。认为在常规设计下,旧路拓宽工程中沿结合面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AASHTO仅提出了以上一些原则和技术措施的建议,但没有提供明确的有针对性的结构设计方法。 日本对软土地基上的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中包括针对半幅拓宽路堤提出了一系列工程措施。公路拓宽时将原有双向车道保留,作为拓宽后新路的一个方向的车行道,而在一侧不远处(相距1~3米)增设一新路堤作为新路的另一个方向的车行道。此时原有修筑的路堤已经完成固结沉降而处于稳定,而由于拓宽路堤的影响,老路堤也倾向于新路堤一侧沉降,导致老路堤路表平整度下降,路面开裂。推荐采取的措施一般有:通过在原有路堤外侧路肩处竖向打入一定深度的板桩,使新拓宽路堤的沉降隔离在板桩处,以起到消除由于新路堤的沉降给老路堤带来的连带沉降影响;或通过在新路堤地基部分设置挤实砂桩、石灰桩等复合地基来减小新路堤的沉降量,最终达到减小老路堤的影响;以及通过在新填路堤地基处打入预制桩来减小新路堤的沉降。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对用加筋土挡墙进行路基拓宽的设计和施工作了深入研究。进行内部稳定性分析时,采用2楔块模型(如图1-1),进行外部稳定分析时,采用Fellenius分析法(如图1-2)。地基沉降变形分析采用e-p曲线和分层总和法,当地基固结变形超过10cm时,需要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固结变形导致的不协调变形在加筋挡墙中产生的附加应力。整个加筋拓宽工程的施工流程如图1-3所示,对老路基边坡开挖的具体要求如图1-4所示。 总体来说,国外通过合理的规划尽量避免拓宽所带来的新老路基结合问题,当确实需要进行拓宽时,采取了各种措施减小新老路基结合的不良影响。主要措施包括:避免新老路面的结构差异,在新老路基间设置沉降隔离桩,处治地基,结合部加筋和结合部边坡处理,轻质路堤等。但对新老路基结合的病害及形成机理缺乏系统、深入的阐述,也没有建立相关的设计理论。 国内研究现状 八、九十年代以前我国公路建设多以新建为主,在原有道路上进行拓宽、改建的工程十分罕见,关于路基拓宽和新老路基结合部处治等问题并不突出。所以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设计手册——路基》以及其它相关规范对此类问题涉及甚少,有关工程经验也比较欠缺,对成因机理、结构响应和工程对策等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面临大量的道路拓宽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在设计和施工中作了很多尝试性研究。 一.路基拓宽工程中的技术特征和工程问题 (1)新老路基结合的既有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路基拓宽的主要方式 根据上述5项分类因素,可以将路基拓宽、新老路基结合方式分为17大类、36小类。 1、挖方老路基+挖方新路基 如图2-1所示,为山区非陡坡道路单内侧挖方拓宽方式。新、老路基均完全由挖方形成,但两者可以因路基标高不同,有不同的共同作用层厚度。此类拓宽方式由于新老路基的总体相近,由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而引起的病害较为少见,其主要问题是内侧道路挖方所造成的排水不良。 2、挖方老路基+填方新路基 如图2-2所示,为山区非陡坡道路单外侧填方拓宽型式。老路基为全路堑型式,新路基由自然放坡而成。拓宽路基填料多选用就近路段的挖方体,新、老路基在在填料类型、压实度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非陡坡的拓宽还可能处于洪积层、坡积层等软弱地基区域,此时与平原软土地基的路基拓宽存在类似的问题。 3、半填半挖老路基+挖方新路基 如图2-3所示,为山区非陡坡道路单内侧挖方拓宽型式。老路基为半填半挖,新路基由挖方形成。此类拓宽方式和拓宽方式1存在相同的问题。 4、半填半挖老路基+填方新路基 如图2-4所示,为山区非陡坡道路单外侧填方拓宽型式。老路基为半填半挖,新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