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说课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路分析基础》 内容目录 内容目录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培养具备通信网络工程技术、维护管理及业务营销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技能以及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通信网络的管理、维护、施工和工程预算以及电信业务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掌握电路基础和电子线路、计算机网络技术、工程制图等基本知识; 掌握通信线路、传输技术、交换技术、终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基本知识; 掌握专业的基本技能,包括电工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 二、课程简介 《电路分析基础》是通信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服务于后续课程,以后续课程够用为度;服务于维修电工考证。为后续课程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打下基础。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关后续课程: 三、课程定位与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和进行实验的初步技能 ,灵活运用所学的电路理论及方法解决较复杂的电路问题,提高分析电路的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以够用为度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 专业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高等电类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需具备的电路、磁路的基础知识及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路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初步具备工程计算和实验研究的能力,为深入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基础。 四、教学内容的组织 (一)教学组织编排的整体思路 本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都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原则,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设计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精选授课内容,注意把握课堂教学内容的量与度;对每一章的内容,从相应的实际应用电路导入,先让学生建立一定的感性认识;注重与后续课程的衔接,在关键内容上,点明与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相关内容的关系;在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上,注意与相邻课程体系的联系。 本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手段设计即根据课程的内容及重点难度,对实物展示、计算机仿真等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设计,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互动设计包括对课堂提问的设计,小组讨论的设计等; 教学情景的设计的内容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实际工作情景,包括虚拟场所和真实场所,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融合,使学生逐步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 (一)讨论启发式 在讲授新知识,以及学生提出的实践技能问题,老师采取启发、讨论方法引导学生讨论寻求解决方案。如家用电表如何记录用电数。 (二)“教、学、做”一体 项目制作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就是技能训练、能力提高的过程。采用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手段,才能达到职业技能培养的目的。如:直流、交流电路认识实验等。 (三)现场演示式 教学过程中,借助于硬件开发与仿真平台,对已有项目作品功能及开发方法的现场演示启发学生对自己要做的项目的深刻理解。起到了第一感性认识。如交流电的产生---发电机模型等; (四)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提高课程的 生动性 利用课件将难以描述的东西可以通过声音、动画等多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增加授课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资源(条件) (一)本课程选用教材情况及教材简介 本课程选用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电路分析基础》,梁金桃 副教授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二)本课程实践条件 电工电子实验室下设5个实验、实训分室,设备总价值约70万元,实验室面积达约5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个班160余名学生进行各项实验、实训,实验开出率100﹪,每年承担电工证鉴定人数400余人。 电工电子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面向学生完成课程内实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自主开发实验、科技创新项目实验、电工技能、电工考证培训和电子技能实训等。支持各级别电子设计竞赛活动和第二课堂科技活动。 (三)主讲教师的数量、结构及授课情况 能够承担本课程的主讲教师有9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助教4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有2人,还配有实验实训指导老师2人,主要负责管理实训室的日常管理。 (四)网络资源 00/webapps/portal/frameset.jsp?tab_id=_1_1 在教学中体现职业关键能力与素质教育 1. 基于“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配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采用集中式“教、学、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