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联体问题精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独联体问题 一、苏联的解体与独联体的形成 独联体的形成,正是1985年以后,苏联改革受到重大挫折的产物。 1990年3月以后,波罗的海沿岸的3个共和国(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先后宣布独立,接着其它共和国相继发表独立宣言和主权宣言。于是决定起草新的联盟条约 。 新联盟条约草案大大扩充了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并将苏联国名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 独联体2 1991年3月17日,苏联就联盟问题举行全民公决,大多数公民赞成保留联盟和原国名。这是围绕联盟问题斗争的第一个回合。 原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和9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越过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和最高苏维埃,于1991年4月下旬就稳定国内局势和克服目前的危机进行磋商,会后发表了一个声明(通常称“9+1”协议),这个声明要求尽快签订新的联盟条约。条约的文本将在8月14日公布。新联盟条约草案提出保留联邦制,进一步扩大各主权国家的权力,将苏联国名仍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并打算在8月20日开始分批签署。在8·19事件后,签约成为不可能。这是围绕联盟问题斗争的第二个回合。 独联体3 1991年11月25日,戈尔巴乔夫7个共和国的领导人在一起磋商又一个新联盟条约,将苏联改称为“主权国家联盟”,说这是一个“邦联制的民主国家”。 12月1日,乌克兰共和国就独立问题举行了公民投票,同时进行总统选举。结果99.85%的选票赞成独立,原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主席克拉夫丘克以60%以上的选票当选为乌克兰总统。 乌克兰在苏联所处的地位举足轻重。这时其他共和国的领导人也采取分立主义行动,致使新联盟条约搁浅,联盟地位岌岌可危。这是围绕联盟问题斗争的第三个回合。 独联体4 1991年12月7-8日与乌克兰、白俄罗斯领导人在布列斯特城举行了两天会谈,会后宣布建立由三国组成的“独立国家联合体”,其协调机构总部设在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 12月17日,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会谈后,宣布苏联将于1991年底停止存在,苏联所有机构在年底前停止一切活动。 12月21日,11个共和国(格鲁吉亚未参加)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签署了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和《阿拉木图宣言》。 独联体5 联邦――邦联――独立国家联合体,从构想到现实,变化的轮廓大致如此。 苏联解体的原因: 内因: 1、经济上,经济形势的日益恶化和失控,联盟在这个最基本方面失去了凝聚力。 2、政治上,苏联推行所谓的“民主化”、“公开性”,导致了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泛滥,人们的思想被搅乱了,失去了社会主义这个坚强的精神支柱。 独联体6 3、思想上,苏联共产党曾经是促使和保障苏联人民团结统一的政治领导核心,但是却被搞垮了。 4、在这样的条件下,地区民族主义和民族分立主义占了上风,联盟的瓦解势所必然。 5、必须追究戈尔巴乔夫的历史责任。 外因: 1、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长期进行和平演变的结果; 2、苏联的解体还与世界格局的转换有着密切的联系。 独联体7 二、独联体的建立与初期的发展 1、独联体的建立 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会议通过了五个协议,它们是《关于独立国家联合体的议定书》、《阿拉木图宣言》、《关于参加联合国的决定》、《关于协调机构的协定》和《关于核武器的协定》。 1991年12月30日,独联体11个成员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又在明斯克开会,在这次会议上,共签署了15个文件,包括元首签署的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和政府首脑理事会临时协定》、《关于战略力量的协定》、《关于武装力量和边防军的协定》以及关于共同探索和利用宇宙空间、关于前苏联国外财产等方面的协定共9个文件。 独联体8 主要内容是: 规定国家元首理事会每年开会不得少于两次,政府首脑理事会每三个月开会不得少于一次,各国的国语为官方语言,俄语是工作语言; 规定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声明不参与某一问题;关于使用核武器的决定,除由俄罗斯总统同白俄罗斯、哈萨克和乌克兰的元首进行协商外,还要征求独联体其他成员国元首的意见来作出。 此后,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定期举行会议 独联体9 2、独联体建立初期面临的问题 一是经济问题。 二是军事问题。 三是协调机构问题。 3、独联体的发展 ⑴促进经济一体化。 ⑵推进军事合作。 ⑶政治上的联合相对滞后。 独联体10 三、西方对苏联解体的态度 从根本上说,西方几十年来无论通过军事对抗还是和平演变,千方百计地要削弱和搞垮苏联,降低它干预国际事务的能力。西方对超级大国苏联的迅速崩溃的反应既是敏感的,又是迟钝的。 关于苏联的国际义务和国内的人权状况,贝克提出了承认苏联各共和国独立的5项条件: (1)实行民主; (2)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