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诗雕塑和空间结构的文学性表达.doc
史诗雕塑和空间结构的文学性表达
【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对于史诗雕塑《尼伯龙根之歌》在创作方式方法上的解读和分析,分别从三个方面论证作品创作的创新之处:第一,作品在空间表达方式上打破了立体结构与平面空间的界限。第二,作品在人物塑造上采用强化文化背景特征的表现手法。第三,作品在题材内容方面尽力发掘其精神内涵从而保证雕塑的文学性意味和历史感。文章以作品形式和内容等多方面的分析作为基础,提出关于史诗题材雕塑创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史诗 纪念雕塑 空间 塑造 文学性
“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自2007年以来已经举办了3届,这一国际文化盛事已成为青海省的文化品牌。在青海湖边所落成的“青海湖诗歌广场”亦是诗歌节的组成部分,广场中矗立的24座史诗纪念性雕塑格外引人瞩目,已成为青海湖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这24座雕塑分别叙述了世界上多个国家的民族史诗,有古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古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罗马史诗《埃涅阿斯纪》等,它们是由国内多位拥有高超艺术技巧和深厚文化功底的著名雕塑家创作而成,其中日耳曼民族史诗《尼伯龙根之歌》则是由国内著名公共艺术家张宇带领其团队创作完成。笔者作为张宇的助手参与了作品的创作过程,对于纪念性雕塑的空间表达和作品的文学性内涵有一些较为深刻的体会。
一、空间表达方式的突破
空间是视觉艺术所需要表现的基本元素,可以分为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即平面和立体。艺术家对于平面空间结构的组织又被称为构图。由于平面空间是有界限的,所以整个画面会按照一定的视觉规律进行合理分布,在达到某种视觉有效性的同时还要维持画面的完整性,对于画面完整性的把握往往可以考验一位画家的基本能力。而雕塑作品所需要考虑的立体空间并没有固定的边界,作品的空间完整性则体现在艺术家对于形体本身结构位置的把握。从传统意义上讲,一位优秀的雕塑家为了把握作品的空间完整性,会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对结构进行适度的调整,明确形体结构的穿插位置,尽量避免在空间中有可能出现的“多余”部分,使作品完整地独立于空间,由此也可以达到塑造中体量感的有效传达。另外,在雕塑艺术中还有一种介于二维和三维之间的空间组织方式,那就是浮雕。浮雕艺术需要结合平面构图和立体塑造这两种对于空间的处理手段,同时保持平面空间的完整性和立体塑造的体积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浮雕艺术在造型处理上必须改变形体原有结构的空间位置,体积经过压缩后利用轮廓边缘的塑造处理造成空间深度的视觉假象。
《尼伯龙根之歌》在雕塑类型上属于圆雕作品,这意味着在塑造方式上必须保持穿插结构的空间位置。但作品在整体结构上采取的方式不同于纪念性雕塑所运用的三维立体空间的传统方式,而是利用立体与平面共同构成作品的整体空间,即在主体人物雕塑的背景上加入了欧洲中世纪风格的画框,使人物产生了一种从历史画面中走出的状态,而这种手法并不同于浮雕的处理方式。由于画框采取了中空的处理方法,使人物雕塑的背部不会因为背景的加入而遮挡观者的视线,并且从不同角度都可以透过画框看到青海湖美丽的风景,从而对于周围的环境起到了融合作用,赋予雕塑色彩和动感。作品将立体塑造、平面构图、空间环境这三种元素进行了有效搭配,形成了一幅极富想象力的画面。这样的方式使雕塑从形式的惯性中解放出来,使原本对于历史文化孤立静态的纪念转化为具有现实意义的空间想象。其实,此种处理方式并非独创,在很多当代公共艺术作品中都可以见到,如雕塑家大卫·纳什(David Nash)的作品《Blickachsen》就是利用树身构成中空的画框,将远处的罗马式教堂收入画中而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让真实环境融入作品所营造的艺术空间一直是很多艺术家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但是,能够在创作较为传统的写实性纪念雕塑中采用此种方式,算是较为有突破性的尝试。
二、塑造手法的多样选择
以历史史诗为题材的大型户外雕塑一般具有纪念性、叙事性、典型性等特点,创作者必须要运用有针对性的创作方式 。雕塑《尼伯龙根之歌》塑造手法的选择上在保持造型美感的同时充分考虑了民族性、年代感等构成因素,从而使作品的塑造手法多样化。首先,雕塑的表现内容分为几个组成部分,分别由主题人物齐格飞、垂死的恶龙以及中世纪风格的画框构成。对于创作素材进行整理后会发现,有关这一题材的插图较多,而且是带有典型中世纪哥特风格的绘本。“尼伯龙根之歌”的故事创作时期是在欧洲中世纪的中期,这一点和一般纪念性雕塑的传统写实主义风格有所不同,创作者认为,以诗歌形成时期的艺术风格来表现此作品更为恰当。因此,雕塑的塑造手法最终采取了把写实主义和哥特风格相结合,对于雕塑整体进行写实塑造的同时将局部进行风格化处理,使作品在风格上接近欧洲古代插图韵味,如人物着装中的铠甲就是非常典型的中世纪骑士服饰风格,背景画框更加强了这一特点。另外,作品在人物造型方面收集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