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外吸的收光谱经典培训资料
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红外吸收光谱仪器 红外吸收光谱的主要应用 §4-1 概述 一、定义: 利用物质对红外辐射的吸收所产生的红外吸收光谱,对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叫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二、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比较 1. 相同点:都是分子吸收光谱,都反映分子结构的特性 2. 不同点: 所用光源与起源不同 研究范围 光谱的表示方式 特点 §4~2 红外吸收基本原理 一、双原子分子的振动 (一)谐振子振动 分子振动的频率根据虎克定律计算 分子振动的能量与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 E=( ? +1/2)h?= ( ? +1/2)hc? 为振动量子数?=0, 1, 2, 3 振动量子数由?=0 → ?=1时,双原子所吸收的光的波数为 例: HCl k = 5.1N·cm-1 据公式 计算基频吸收峰频率 C—C k ~ 5 N·cm-1 ? = 1193 cm-1 C = C k ~ 10 N·cm-1 ? = 1687 cm-1 C≡C k ~ 15 N·cm-1 ? = 2066 cm-1 C—H k ~ 5 N·cm-1 ? = 3042 cm-1 (二)非谐振动 双原子分子并非理想的谐振子,计算出的基频吸收带只是一个近似值,非谐振子的双原子分子的真实吸收峰比按谐振子处理波数低。 用谐振子振动的规律近似描述分子振动 ?=0 → ?=1 产生的吸收谱带称基本谱带或基频峰 最强 ?=0 → ?=2,3产生的吸收谱带倍频峰 弱 三、多原子分子的振动 (一)振动的基本类型 伸缩振动:?表示 原子沿着化学键的方向来回振动 涉及化学键键长改变,键角不变 弯曲振动:? 表示 原子沿着化学键的垂直方向振动,又称变形振动 涉及键角及键的方向改变,键长不变 以亚甲基为例 伸缩振动 弯曲振动 (二)基本振动的理论数 实际上红外谱图上峰的数目比理论值少得多 影响吸收峰数目的因素 (1)吸收峰减少原因: 没有偶极矩变化的振动不产生红外吸收 吸收频率相同,简并为一个吸收峰,有时频率接近,仪器分辨不出,表现为一个吸收峰 有些吸收程 度太弱,仪器检测不出 有些吸收频率超出了仪器的检测范围 O=C=O O=C=O O=C=O O=C=O 对称伸缩 面内弯曲 面外弯曲 反对称伸缩 无吸收峰 简并为一个吸收峰 吸收峰 (2)吸收峰增多原因 产生倍频峰( ? 0? ? 2、 ? 3?)和组频峰(各种振动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统称泛频 振动偶合—相邻的两个基团相互振动偶合使峰数目增多 费米共振—当倍频或组合频与某基频峰位相近时,由于相互作用产生强吸收带或发生峰的分裂,这种倍频峰或组合频峰与基频峰之间的偶合称为费米共振。 三、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和谱带强度 (一)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 1. 红外辐射的频率等于分子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 ?红外= ?振 2.引起偶极矩变化的振动形式 ?≠0 非极性双原子分子 H2 O2 N2 ?=0 极性双原子分子 HCl ?≠0 (二)红外吸收峰强度的影响因素 吸收峰强度比紫外可见弱得多 红外 紫外 κ﹥100 非常强 104~105 20~100 较强 103~104 10~20 中强 102~103 1~10 弱 ﹤102 ﹤1 非常弱 影响因素 (1)振动能级的跃迁概率 由? 0? ? 1跃迁概率大,峰较强 由? 0? ?2 ?3 跃迁概率小,峰较弱 (2)偶极矩的变化 偶极矩变化越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