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互花米草入侵下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土壤生态化学变化.pdf
第23卷 第9期 地球科学进展 Vol.23 No.9
2008年9月 ADVANCESINEARTHSCIENCE Sep.,2008
文章编号:10018166(2008)09097407
互花米草入侵下福建漳江口红树林
湿地土壤生态化学变化
1,2 1,2 1 1 1 1
张祥霖 ,石盛莉 ,潘根兴 ,李恋卿 ,张旭辉 ,李志鹏
(1.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5;
2.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摘 要:采集了福建云霄漳江口米草入侵下红树林自然湿地保护区内红树林群落、米草群落、红树
林—米草交互群落以及光滩的剖面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的总养分库、有效养分库及微生物活性等
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理化性质均存在明显差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阳离子
交换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同一深度的含量变化为:红树林>红树林—米草混作 >米草 >光
滩;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等酶活性指标也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
从深度变化而言,上述各项土壤质量指标均随剖面深度而降低。米草入侵后土壤的各项养分指标
均有明显下降,湿地土壤生态化学性质发生了明显的退化。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含量以及土壤蔗糖酶与磷酸酶活性对滨海湿地土壤退化的反映最为强烈,可以作为指示性指标。
关 键 词:红树林;生物入侵;米草;生态化学;湿地土壤
中图分类号:S154.1;Q948 文献标志码:A
[6,7]
现 。福建省大部分红树林滩涂都不同程度地发
1 引 言
生米草入侵而退化。福建省宁德市飞鸾湾20年前
2
红树林生态系统在沿海渔业、林业以及生态环 约有红树林 150hm,现仅剩百余株,零星点缀在一
[1~3] [3]
境等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我国共有红树 望无垠的互花米草丛中 。因此,为着红树林生态
2
林植被湿地约220km,保育着共2854种生物物 系统保护,米草入侵下红树林湿地的生态特点及其
[4]
种 。福建是我国红树林天然湿地分布的最北省 诊断是急待研究的。
2
份,目前成林面积尚有约 260hm。近年来,因养 土壤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基础和物质与能量
殖、外来物种入侵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红树林 流通的媒介和动力,是生态系统中最基础的生命支
[8]
湿地正在日益退化中。而米草入侵引起的生态变化 持系统 。一些土壤指标可以灵敏指示植被退化
[3]
受到严重关注 。 中土壤质量和功能的变化,因而可以通过监测土壤
米草(Spartina)属禾本科米草属多年生湿生盐 的这些指标来认识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及其恢复
[5] [9,10]
生草本植物 ,米草的生产力和繁殖力极强,在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MADS-box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果实发育和成熟的调控.pdf
- MapDraw,在Excel中绘制遗传连锁图的宏.pdf
- Micro-Tom番茄矮化微型机制及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中的应用.pdf
- MicroRNA对多细胞动物复杂性进化的影响.pdf
- miR-145靶向调控DAB2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pdf
- miRNA介导PGR信号通路在雌性生殖功能调节中的作用机制.pdf
- MMC-HVDC直流单极接地故障分析和换流站故障恢复策略.pdf
- 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适用性分析.pdf
- Nampt基因表达调控机制.pdf
- NECT样带1984~1996土地利用变化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