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机无机杂化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表征和应用.pdf
摘要
摘 要
与有机或无机膜相比,有机一无机杂化膜具有优良的强度和柔韧性、成膜
性能、热和化学稳定性等,并且能发展单一膜材料原先所没有的综合性能,因
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杂化离子交换膜可以将无机材料的优点引入有机离子交换膜中,应用于多
种领域。其中,杂化阴离子交换膜在一些重要的应用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进一步的发展很有潜力。
杂化阴离子交换膜可以应用于多价离子的截留和贵重金属的回收、压力驱
动液相分离、蛋白质分离、气体分离膜等领域,特别是应用于碱性膜燃料电池
(AMFC)上。在AMFC领域,杂化阴离子交换膜的性能可以与相应的氟化聚合物
膜相比,显示出优异的机械强度、化学和热稳定性、以及良好的电学性能。杂化
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原位聚合法、掺杂法、聚合物改性法、接枝法,
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共聚法,它可以避免有机一无机相分离或降低相分离
的程度、兼顾膜的强度和柔韧性、使有机一无机相之间的相对比例更容易调节、
使离子交换基团更容易引入且更加稳定。因此,共聚法是本论文所采用的主要
制备方法。
本论文共包括七章。第一章是绪论,先对有机一无机杂化材料和杂化膜作
简要的介绍,然后对杂化离子交换膜的发展、应用和制备进行了概括,再过渡
到杂化阴离子交换膜的应用和发展,并重点介绍了它们的制备方法。最后提出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和论文的主要工作。
由于共聚法具有特出的优点,第二章先制备了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
上,随后进行开环反应和s01.gel反应;得到以陶瓷为支撑体的杂化阴离子交换
膜。考察了聚合物成分对膜的亲水性、水通量、电学性能、热稳定性和形貌的
影响,结果表明膜可以应用于压力驱动过程,如超滤和纳滤。
为了制各可以应用于电驱动过程的杂化膜,第三章选用了柔韧性良好的聚
乙二醇(PEO)作为改性材料。PEO经过封端和季铵化后,得到前驱体
s01.gel反应,得到无支撑体的杂化阴离子交换膜。膜均匀致密,具有较高的热
稳定性、合适的电导率和优异的机械性能,有可能应用于枷C上。
第四章采用了共聚法,先制备了共聚物(氯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三甲氧
烷进行s01.gel反应后,得到杂化阴离子交换膜。膜平整致密、具有优异的化学
摘要
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以及较高的离子交换容量(IEC),但电导率偏低。膜有可
能应用于√wFC上
第五章以聚(2,6.二甲基.1,4.苯撑氧)(PPO)为原料,进行溴化、羟基化、
季铵化,随后和烷氧基硅烷~同进行s01.gel反应,热处理后得到杂化阴离子交
换膜。调节以上制备过程,得到两种不同系列杂化膜:(1)变化热处理时间和
温度,可以对膜的亲水性、柔韧性、电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有效调节。合适
的热处理条件(130oc4.6
h)得到的膜具有较高的耐碱能力和热稳定性,以及
可接受的电导率。总体上,杂化膜可以有可能应用于AMFC上:(2)选定一个
oC5
优化的热处理条件(130h),变化烷氧基硅烷的用量,探索无机相的含量对
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氧化硅含量可以提高膜的性能,相对于系列(1),
膜的抗溶涨能力和电学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更加适合应用于AMFC上。
以上膜制备过程中均涉及到sol—gel反应,为了探索s01.gel反应与膜性质
一同进行s01.gel反应,制备了杂化阴离子交换膜。初步的研究表明,高分子量
的共聚物不利于s01.gel反应的充分进行,制得的膜常不均匀。低分子量的共聚
物可以制备出具有较高交联程度的膜、高度均相和柔韧的膜;膜的热稳定性受
交联程度的影响,膜的电学性能主要受到荷电小分子烷氧基硅烷用量的影响。
关键词:杂化膜阴离子交换膜溶胶一凝胶共聚氯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
三甲氧基硅丙酯(KH.570)聚(2,6-二甲基一1,4-苯撑氧)(PPO)
Ⅱ
Abstract
ABSTRACT
with or hybrid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