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病例看房颤的危害和规范化治疗_杨东辉资料.pptVIP

从病例看房颤的危害和规范化治疗_杨东辉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病例看房颤的危害和规范化治疗_杨东辉资料.ppt

从病例看房颤的危害和规范化治疗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杨东辉 病例一 胡**,男,55岁。无高血压,冠心病病史。 3年前突发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伴言语不清,就诊外院,诊断“脑梗塞,阵发性房颤”。间断应用胺碘酮和普罗帕酮,不能有效预防房颤发作。应用华法令或阿司匹林抗凝治疗,期间发生脑梗塞2次。 1年前转变为持续性房颤,开始系统应用华法令抗凝,INR 2-3。2次住院行食道超声检查怀疑左心耳血栓。LA40mm,LV46mm, EF58% 2008年11月,再次入院食道超声检查显示左心耳条索影如前,心脏CT显示左心耳充盈良好,排除血栓。11日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目前:窦性心律,口服胺碘酮和华法令治疗。 病例二 梅xx,女,64岁 高血压病史5年,最高180/110mmHg。口服美托洛尔,血压控制不佳。 2002年开始出现心悸,每次数十分钟至数小时,渐加重,体力下降,活动后胸闷气短。 2006年7月?,于我院住院,诊断持续性房颤,心脏超声:永存左上腔畸型。系统抗凝1月后,经食道超声、肺静脉CT:未见心内血栓。 在CARTO系统指导下,环绕左右侧上下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术中300J同步直流电复律转为窦性心律。 病例二 术后1年逐渐出现活动后气短、胸闷,房颤再发,并间断出现双下肢间断水肿,入院前半个月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应用ACEI、利尿剂,地高辛、美托洛尔等治疗效果差。 2008年8月再次住院,入院查体:颈静脉努张,双下肺水泡音,心界扩大,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胸骨左缘4、5肋间收缩期2/6级吹风样杂音,无传导。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心电图:房颤,CRBBB( QRS波140ms) Holter示:持续性房颤,并有大于4秒的长间歇,平均心率56次/分。 病例二 心脏超声:永存左上腔畸型,三尖瓣中度返流,重度肺动脉高压,右房66x81mm,左房54x62mm,右室内径22mm,左室内径46mm,LVEF58%。 尝试CRT治疗,左室电极植入失败;植入右室起搏电极(螺旋电极,间隔部起搏)。 VVI起搏术后3个月,心率70次/分。 用药情况:华法令,缬沙坦,美托洛尔,已停用利尿剂,地高辛。 一般状态良好,体力明显改善,6分钟可步行500米以上,无浮肿。 病例二 房颤人群死亡率加倍 房颤导致心率失常心肌病,心功能下降 房颤患者脑卒中危险增加5-6倍 脑卒中是房颤最严重的直接后果 美国所有脑卒中病人中,房颤所致占15% 房颤最重要的并发症 卒中危险分层 CHADS 2 计分(NVAF) 近期心衰史 CHF 高血压病史 HP ≥ 75岁 AGE 糖尿病 DM 脑卒中/TIA Stroke 荟萃分析:基于目前所有与房颤抗凝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数据 华法林:30项临床试验,29017病人,与安慰剂或其他制剂对照 抗血小板药物:12项临床试验,12721病人 房颤抗血栓治疗 可以预防脑卒中 可以节省医疗费用 华法林比阿斯匹林更有效 抗血栓治疗是房颤治疗的核心之一 ACC/AHA/ESC制定的房颤抗凝治疗的指南 脑卒中高危因素的患者 INR在2~3 年龄超过75岁、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增加但又没有明显禁忌症的患者(一级预防) INR 1.6~2.5 华法林是目前预防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最有效的药物,但存在以下问题: 1、华法林服药后起效和停药后消失的速度都很慢 2、个体药物剂量反应差异大 3、易与多种食物和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4、治疗窗窄 5、有出血危险性(1-3%/每年),尤其是老年人 6、INR监测困难,服用率 50-60%(国外) 华法林治疗出血的危险因素 年龄(>75岁) 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药物 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压 有出血史或颅内出血史 贫血 多种药物合并应用 老年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的原则 权衡利弊 小剂量开始 注意调整 严密监测 冠状动脉疾病合并房颤的长期治疗方案 单用阿斯匹林、阿斯匹林联合中等强度华法林(INR2.0-3.0)和单用华法林(INR 2.0-3.0) 合并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后两种治疗方案比单用阿斯匹林更有效,但是伴随有更多的出血和不便。另外,如果不能仔细监测INR,出血发生率会更高 大多数合并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的房颤患者,单纯华法林抗凝(INR2.0-3.0)应足以提供满意的抗血栓治疗,预防脑或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 正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的药物 1、Dabigatran 新型口服凝血酶直接抑制剂与华法林非劣效性随机对照试验(RELY试验,15000例) 2、Rivaroxaban 凝血因子Xa抑制剂 ROCKET-AF试验 14000-15000例 3、Apixaban 凝血因子Xa抑制剂 ARISTOTLE研究 150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