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子宫内膜腺癌cmet、p53表达与细胞增殖活性、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子宫内膜腺癌G-met、P53表达与细胞增殖活性、
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硕士研究生:常素雯
指导老师:孔繁斗 教授
专业名称:妇产科学
摘 要
子宫内膜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和生命的一种疾病,在分子水平
上的致癌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大多数情况下,细胞的癌变绝非由单一
因素引起,它可能是显性的癌基因与隐性的抑癌基因经过多阶段的协
同作用而形成。C.met基因是1984年发现的一个原癌基因,是细胞内
信息传导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生长、分化的重要调节者。P53是重要的
肿瘤抑制基因,C.met基因表达与结构的异常及P53基因的突变和多种
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肿瘤的增殖和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
主要的致死原因,肿瘤的生长与转移依赖新生血管形成。临床上常用
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作为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生物标记,了
解肿瘤细胞增殖程度。微血管密度(MvD)则是目前评估肿瘤血管形
成状态的金标准。目前,C.met和P5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
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的关系国内尚无报道。
的表达情况,旨在探讨C。met和P53与细胞增殖活性和血管生成的关
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C.met、
P53、PCNA和CD34的表达情况。
结果:
·1’
两组中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O.01)。
≥50岁组(PO.05)。
3.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p53的阳性表达率随组织学分级的升高
显著性fP0.05)。
4.子宫内膜腺癌组织的PI值随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增加(P0.05);
0.05);II期与I期患者无差异(PO.05);P53阳性表达率III~Ⅳ期及
计学差异(P0.05)。
5.子宫内膜腺癌组织PI值随着肌层浸润的加深而增大(均P0.05);
C.met的阳性表达率及MVD深肌层浸润高于浅肌层浸润、无肌层浸润
的阳性表达率深肌层浸润和浅肌层浸润者均明显高于无肌层浸润者
6.子宫内膜腺癌有淋巴转移者,其C.met和p53的阳性表达率、
PI及MVD均高于无淋巴转移者(P0.05)。
7.C.met表达阳性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PI及MVD均显著高于
C.met表达阴性者(均P0.01)。
8.p53表达阳性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PI及MVD均明显高于p53
表达阴性者f均P0.01)。
9.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随着PI增高,MVD增大,二者呈正相关
(r=0.669,P0.01)。
·。
者f均P0.05)。
结论:
1.原癌基因C.met和抑癌基因P53在人子宫内膜腺癌中均有表
达,二者表达高度一致。
2.PI、MVD成正相关,可作为子宫内膜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3.原癌基因C.met和抑癌基因P53参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
既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又可以诱导肿瘤血管形成,与肿瘤的侵袭
和转移有关。
地判断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的增殖程度、转移潜能及预测患者的预后,
对寻求抗细胞增殪、抗血管生成药物有重要意义。
P
关键词:子宫内膜腺癌C.met53细胞增殖 血管形成
·3·
The about betweenC—metand
study relationship p53
withcellular and
expression proliferativeactivity
inEndometrialAdenocarcinoma
angiogenesis
Suwe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复发性病毒性脑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探讨.pdf
- 复方醋酸环丙孕联合盐酸吡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疗效研究.pdf
- 外周血单个核细在不同条件下hsp70形成的研究.pdf
- 复方甘草酸苷治湿疹-异位性皮炎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pdf
- 外周神经阻滞时中镇静对老年人心率变异性的影响.pdf
- 外源性肾上腺髓素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的影响.pdf
- 外周血干细胞采时机的监测及冷冻保存对干细胞的影响.pdf
- 外伤性眼球内陷后部眶容积扩大关系的相关分析.pdf
- 外照射配合&l;'252>锎中子射线腔内照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随机研究.pdf
- 外源性降钙素基相关肽对体外循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