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敦煌壁画中妇女的插梳方式及美学内涵
年第 期 《艺术考古》总第 期
2009 5 4
敦煌壁画中妇女的插梳方式及美学内涵
王义芝
摘要:梳子是中国古代妇女重要装饰品之一,在敦煌壁画中主要以不同的插梳方式来表现,包括
在前额上方正中插一把梳或插一对梳;在前额上方与头两侧各插一把梳;在前额上方与两鬓上共
插三对梳;在后脑插一把梳或多把梳等。敦煌壁画中的妇女插梳画像提供了重要的古代社会习
俗研究资料。
关键词:敦煌; 妇女; 插梳
中图分类号:K8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62 (2009)05-0006-05
古代的梳子,既是一种必备的梳理用具,又是古代 中唐第 159 窟西壁佛龛下女供养人及侍从(图一)、中
妇女一种重要的妆饰品。作为人类物质创造和精神创 唐159 窟《挤奶图》中左下角的妇女、盛唐第130 窟《都
造的综合产物,梳子不仅记录了社会生活状态的变化, 督夫人太原王氏礼佛图》中的女十三娘都是这种插法。
同时也记录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 女十三娘头上的梳子比较特殊,整个梳齿和梳背都露
敦煌壁画中的贵妇们不但重视变化发髻的样式, 在发外,最耀眼的是梳背上镶嵌有四颗宝石,红、绿、
而且还在发髻上装饰各种金银珠宝、翠玉花钿,最常见 蓝,色彩鲜艳,更衬托出女十三娘的雅致和高贵 (图
的是在发髻上插梳子。贵妇讲究的是用金、银、犀、玉、 二)。
象牙梳子,插入发髻,显露梳背,别有风韵。 榆林窟中唐第25 窟北壁的《老人入墓图》中的三
梳子在敦煌壁画中主要以不同的插梳方式来表 身妇女、盛唐第45 窟北壁王后与女眷、晚唐第9 窟东
现,其妇女的插梳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类: 壁的女供养人第二、三身,与身后的女侍从以及晚唐第
一、在前额上方正中插一把梳 144 窟的女供养人、晚唐第12 窟嫁娶图中的妇女、晚
这种插法是最简单最实用的插法,可固定额部前 唐第107 窟东壁北侧下部女供养人的发髻上,都能见
的头发,又具有装饰作用。初唐第220 窟的女供养人、 到这种插法。第107 窟中的女供养人为身份低下的婢
图一 中唐第 159 窟女供养人 图二 盛唐第130 窟女十三娘 图三 晚唐第107 窟女供养人
(李其琼临)
6
敦煌壁画中妇女的插梳方式及美学内涵
女的画像(图三),这说明插梳在唐代已经相当普
及,不仅表现在贵妇们的发髻上,一般妇人的发
髻上也有所表现,正体现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此种插法延续到五代、宋,如五代榆林窟第
20 窟南壁女供养人、榆林窟第38 窟西壁女供养
人、宋第76 窟北壁女供养人的发髻上都能见到
这种插法。
敦煌藏经洞出土绢画中也绘有此插法,如唐
代咸通五年(公元864 年)《四观音文殊普贤图》
中最下方二身女供养人(此画是斯坦因收集的画
中年代最早的作品)、唐代《佛传》图中释迦降生
时摩耶夫人身旁的二侍女头正中均插一黄色梳, 图四 晚唐
颜色看上去还闪闪发光,估计此梳为黄金打造。 第 144 窟东壁女
北宋《报父母恩重经变图》中释迦儿时骑母亲肩 供养人
上,图中的母亲发髻正中也插一梳。 (段文杰临)
二、在前额上方正中插一对梳,其中分为两
种插法,一种为两梳一上一下梳齿相对而插。
这种插法见于晚唐第 144 窟东壁女供养人
及其身后年长女仆(图四)、晚唐第196 窟女供养
人的发髻上。
敦煌藏经洞出土唐代绢画《引路菩萨图》(9
世纪末)中的贵妇人(亡灵)也是此插法。
其二为两梳一上一下梳背相对而插。这种
插法见于初唐第220 窟的女供养人(图五)和晚
唐第9 窟女供养人(贵妇人)的发髻上,头上所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