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研究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研究要点.ppt

①装置气密性要好。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为什么?) ③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处应放一团棉花。( 为什么?) *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实验研究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课本实验 一、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二、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 三、过氧化氢制氧气 一、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课本实验 制备气体的一般思路 反应原理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制备装置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实验步骤 注意关键点分析 验证 气体的性质 课堂教学建议 ④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1/3处。 防止冷凝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炸裂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气管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反思: 1.获的氧气不纯的原因? ①未用排水法收集: ②排水法收集时集气瓶中未装满水 ③排水法收集时未等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时收集 实验反思: 2.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使试管破裂的原因? ①试管外壁有水。 ②加热前未预热,或试管底部接触灯芯焰。 ③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冷凝的水倒流。 ④先移导管后熄酒精灯,水倒吸,试管炸裂 。 ⑤加热后,未等试管冷却立即冲洗。 实验反思: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许多学生的手上出现灰褐色的斑点,这是什么原因? 高锰酸钾又叫灰锰氧、PP粉,常温下为紫黑色片状晶体,是一种常见的强氧化剂,使用时不小心沾到皮肤上,会灼伤皮肤。显示出灰褐色的斑点。 若实验中不小心被高锰酸钾灼伤,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必要时用适量的维生素C片剂搓洗,严重时应及时就医。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课本实验 二、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 在实验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试验中,有时会发生爆鸣现象? 实验反思: 高锰酸钾和氯酸钾都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尤其在加热的条件下,氧化性就更强,所以所用的药品一定要纯净,绝对避免混杂有还原性的物质(如装药品是用纸槽碎片等有机污物,把红磷、木炭误当成为氧化锰等),否则会引起爆炸,发生事故。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课本实验 三、过氧化氢制氧气 实验反思: 用二氧化锰作双氧水催化剂时,反应相当剧烈,不利于氧气的检验和收集,而且在反应过程中,粉末状的二氧化锰与双氧水混合在一起,难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用水泥作载体,制作成块状的MnO2催化剂,效果好,也可以较好地解决催化剂的回收及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问题。 改进1: 块状二氧化锰的制作: m水泥:m二氧化锰=1:4加水搅拌成糊状,然后压成块状,使之阴干24小时以上,等水泥发硬后用锤子敲成锌粒大小,用水冲洗掉粉末,再晾干备用。 对比CuSO4溶液与FeCl3溶液 在等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各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催化剂溶液,观察现象。 CuSO4溶液催化现象不明显,FeCl3溶液催化现象明显,速率类似于Fe2O3的催化。 改进2: 改用10%FeCl3溶液为催化剂 实验装置的改进: 优点:能有效防止产生的氧气对分液漏斗的影响,不会导致装置内的压强过大,以致双氧水难以滴下,使实验不易进行。重新添加双氧水溶液时,不要直接抽拉活塞,避免水槽中的水倒吸,应将针筒取下,加入双氧水后,再安装好针头。 实验装置的改进: 缺点:不易获得干燥氧气,因为滴加过氧化氢水溶液的同时是会被氧气气流带入导管,要调整好针头与导管的位置。为了迅速排出瓶内的空气,实验开始时是用的药品要多些,然后逐滴滴加。 加热也可以使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 实验装置的改进: (1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例] ①写出该方法制取O2的文字表达式: ; ②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微向下倾斜? ; ③用F装置收集氧气,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宜? *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