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大气污染与气象条件
第三章大气环境污染与气象条件 3.1风与湍流对大气环境污染的影响 3.2大气稳定度与烟型 3.3气压与降水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3.4下垫面条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3.5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 一个地区的污染物向大气中的排放数量,在一定时期内变化不大,但是大气环境中污染物浓度往往变化很大 原因是气象条件不同 3.1风与湍流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3.1.1 风对扩散和输送的影响 3.1.2 湍流的影响 3.1.1 风对扩散和输送的影响 风的影响包括: 方向 速度 风频 (1) 风向 决定污染物的迁移方向------一般风的水平运动,将污染物向下风的方向输送 污染区总是在污染源的下风方向 风向的变动:使烟流轮廓曲折,其作用类似花园里摇动的浇水龙头 作用:加宽了烟流的时间平均宽度 (2) 风速 决定污染物冲淡稀释的速度 风速在两层气流间及与地面间引起被迫对流,对流产生湍流,湍流加速烟气与周围洁净空气的混合稀释 风速影响输送距离 U L 污染物浓度C 污染减轻 相反,U L 污染物积累 浓度 (3)风频 即出现风的几率 对某些地区讲 某方向风出现的机会大,其下风侧被污染的机会就多 即污染程度:与风向频率成正比 大气污染物浓度: 正比于:Q排放量 正比于:风频 反比于:U环境风速 3.1.2 湍流的影响 大气风时大时小,沿主导风向会出现上下,左右的无规律摆动,这种无规律的摆动即大气湍流。 作用:湍流扩散 高浓度的污染气团,通过湍流作用,与附近洁净气体混合稀释 热力湍流 湍流 动力湍流 湍流的混合能力大 (雷诺实验) 小结 总的来讲,风与湍流的作用: (1)把污染物从污染源输送走; (2)把污染物稀释扩散开来,即与周围 气体混合 3.2 大气稳定度与烟型 3.2.1 稳定度对大气环境污染的影响 3.2.2 逆温与大气污染 3.2.3 稳定度与烟型 3.2.1 稳定度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大气稳定度 指整层空气的稳定程度 空气团受冲击后: 运动减速,有返回原来位置趋势,稳定的 逐渐加速,有离开原来位置的趋势,不稳定 既不加速也不减速,中性 实质上:取决于气团的轻重(与周围空气比) 大气稳定度 影响大气扩散能力,影响因素有: 动力因素:风,湍流 热力因素:大气温度层结、气温的 绝热变化 温度层结 指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情况-----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它决定大气的稳定度,影响湍流的强度 总的趋势:H t 用气温垂直直减率r来表示, γ =0.65℃/100m 气温垂直直减率r 当γ >0 空气上下对流,随之湍流发展,对污染物扩散有利 当γ =0 等温层 空气没有垂直运动,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稀释 当γ <0 逆温层 H t 空气对流和湍流 被抑制,污染物极难扩散 温度的绝热变化 大气中,气团作垂直运动,近似绝热过程,其状态变化近于绝热变化 干燥气团(未饱和)在大气中垂直上升(下降)100m,温度降(升)1 ℃ 。称干绝热减温率γ g γg近似为常数,不同于γ(随地—气系统变化) 湿空气团(水份饱和),绝热上升,有水汽凝结放热,加热气块。所以,饱和湿度空气绝热上升减温率γm恒小于干绝热减温率γm < γ g 绝热减温率 湿绝热减温率γm恒小于干绝热减温率 γm < γ g 大气稳定度与大气污染 大气温度直减率可判断其稳定性 γ > γ d 大气层结不稳定 γ < γ d 大气层结稳定(逆温) γ = γ d 大气层结中性(等温) γ 大气越不稳定, γ 大气越稳定 大气稳定度与大气污染的关系; γ > γ d大气不稳定、湍流和对流发展充分,扩散稀释能力强 γ ≤ γ d大气稳定、形成阻挡层、湍流和对流不易发展,扩散稀释能力弱,易造成污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