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行为动力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普雷马克原理(Premacks principle):用高频行为作为低频行为的有效强化物。“要想B,除非A”。 1965年美国心理学家D.普雷马克(D?Premack)提出的行为强化原理。他认为,自发性行为有些发生频率高,有些发生频率低,高频率行为可用来强化低频率行为。 又被称为祖母原则(Grandmas Law),“先吃了你的蔬菜,然后你就可以吃甜点。” * 1959年普雷克的实验: 被试:儿童 材料:弹球游戏机;糖果 程序:第一步,儿童任意选择其中一种活动。第二步,实施强化。 结果:更喜欢吃糖果的孩子,把糖果作为强化物,便可增加他们玩弹球游戏机的频率;更喜欢玩弹球游戏机的孩子,如果把玩弹球游戏机作为强化物,则可提高他们吃糖果的数量。 强化训练: 一种行为矫正技术,即当目标行为出现时就给予强化(正强化,负强化),以增加目标行为出现的频率,从而加强某一行为的动机。 * 强化疗法 又称为操作条件疗法,泛指那些系统地应用强化手段增强适应性行为,以减弱或消除适应不良行为的治疗方法。 * 行为塑造技术:即时强化以习得目标行为的技术。 渐隐技术:先提供最容易引发正确反应的情境刺激或模仿对象(线索),然后逐渐弱化或隐退诱发刺激(线索) ,形成适应性行为习惯的技术。 代币强化技术:用记分卡、筹码或证券等作为代币进行阳性强化的技术。 内隐强化技术:让求治者在头脑中想象自己的适应性行为得到奖赏,从而强化其适应性行为的技术。适用于恐怖症、强迫症、同性恋等的治疗。 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是个体愿意从事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取得成功的内在推动力量。 思考题 什么是成就动机? 1938年,默瑞(H.A.Murray)列举了20种需要,其中包括成就的需要,指完成一些困难任务;尽可能迅速而独立地控制、操纵或组织人、物体或思想;超越别人,突出自己。编制了评定的工具-主题统觉测验。 1953年,麦克来兰(D.C.McClelland)出版《成就动机》一书,提出社会成就动机理论,探索特定社会成员如何通过社会化塑造成就动机,形成对成就的态度和价值观。对高成就动机的人与低成就动机的人的人格特点作了比较。 1963年,阿特金森(J.W.Atkinson)从微观角度探讨成就动机的实质,提出一个成就动机模型:   动机强度=F(动机水平×期望×诱因)   动机水平:一个人稳定的追求成就的个体倾向。   期望:个体对某一课题成功概率的主观估计。   诱因:成功时得到的满足感。 阿特金森认为成就行为是由追求成功动机与避免失败动机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追求成功的动机: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 避免失败的动机: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 据此把人分为两种人格类型: 力求成功者 力避失败者 成就动机训练: 第一步,意识化。 第二步,体验化。 第三步,概念化。 第四步,练习。 第五步,迁移。 期望理论 M = V × E M:motivation,激发力量,是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 V:valence,效价,是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 E:expectancy,期望值,是人们根据过去经验判断自己达到某种目标或满足需要的可能性即主观概率。 ——Victor H.Vroom,1964 动机的概念 动机(motivation)是直接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 具体来说,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 ,并使活动指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动力。 思考题 什么是动机?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在诱因激活的条件下,需要转化为动机。 诱因:是指能引起个体动机的刺激或情境。 正诱因:能驱使个体趋向目标的刺激或情境,如食物、水、名誉、地位等。 负诱因:能驱使个体逃离或回避目标的刺激或情境,如危险信号、灾难等。 诱因与目标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有时诱因与目标是同一的,有时诱因只是达到目标的条件。 诱因期待或目标期待也能使人的需要转化为动机。 所谓期待,是个体对行为是否会导致某种目标的主观估计。 动机具有三方面的功能: 激活功能 (始发功能) 引导功能(指向功能,选择功能) 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的种类 * 分类标准  类 型 起源(需要) 生理性动机 社会性动机 对象 物质性动机 精神性动机 时间 长远的动机(远景性动机) 短暂的动机(近景性动机) 意识程度 有意识动机 无意识动机 地位 主导性动机 辅助性动机 起因 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 生理性动机:也叫原发性动机、原始性动机、生物性动机,是以生物性需要为基础的动机。引起的活动满足某种生物性需要,如饥、渴、呼吸、性、睡眠等需要引起的动机。 社会性动机:也叫继发性动机、习得性动机、心理性动机,是以人的社会性需要为基础的动机。例如,兴趣、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