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区域经济学教程第四章资料.ppt
区域经济学教程 第二版 由此可见: 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一个区域处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带来区域发展阶段的跃迁。换句话说,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各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区域同时具有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产业结构所具备的某些特征。特别是当区域发展处于过渡时期时,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升级很快,这时必须加强研究其发展方向和变化速度,把握时机,把资本投向即将获得高速发展的新产业。 区域经济学教程 第二版 另外,罗斯托的发展阶段的理论,也是比较通用的。 区域经济学教程 第二版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一、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动因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 (一)三次产业的划分 1.克拉克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克拉克把区域的全部社会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其中: 第一次产业包括一切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经济活动,主要有广义的农业和矿业; 第二次产业指一切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经济活动,主要有广义的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次产业是指除第一、二次产业以外的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服务是其主要特性。习惯上,将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分别简称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如果说第一、二产业是有形物质财富的生产,那么第三产业则主要是服务并繁衍于有形物质生产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 区域经济学教程 第二版 2.中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1985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规定了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它各业,它又可分为两个部分: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具体又分为四个层次: 流通业 为生产和生产服务的行业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各行业部门 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行业部门 区域经济学教程 第二版 1、配第-克拉克定律 克拉克主要研究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转换规律。他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 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这就是配第—克拉克定律。 (二)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 区域经济学教程 第二版 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的下降。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 2、库兹涅茨等人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化 区域经济学教程 第二版 (三)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区域经济学教程 第二版 二、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 (一)三次产业的划分 1、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 2、深加工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3、技术集约化过程,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 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矿业,其中建筑业和矿业性质单一,这里主要阐述制造业内部的演化规律。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化可分为三个过程: 区域经济学教程 第二版 地区主导产业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以地区生产专业化为基本前提。 第三节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 例如:郑州市利用铁路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批成规模的产业集聚区,物流、纺织、汽车、食品等优势产业迅速成长壮大,新郑州令人刮目相看: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三年翻一番,2008年经济总量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3004亿元和260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303平方公里,比2003年“长”了一倍。 ——人民日报(2009-08-24) 区域经济学教程 第二版 (一)地区生产专业化 地区生产专业化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按照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