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质营养ppt精要.ppt
4 植物氮代谢 1 植物的硝酸盐还原 1.1 植物硝酸盐还原的主要过程 A) 硝酸还原 HNO3 HNO2 B) 亚硝酸还原 HNO2 NH3 1.2 植物硝酸盐还原的主要特点 1)发生反应的细胞器(硝酸还原在细胞质;亚硝酸还原在叶绿体); 2)参与反应的酶种类及其性质; 诱导酶:又称适应酶,指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可以生成的酶。如硝酸还原酶可为NO3-所诱导。 3)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第五节 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1 矿物质运输的形式、途径和速度 1.1 矿物质运输的形式 金属离子:以离子状态运输 (P:主要以正磷酸根离子向上运输) (N:主要以氨基酸和酰胺形式向上运输,少量以硝酸根离子运输) (S:主要以硫酸根离子向上运输) 2 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2.1 可再利用元素 以离子或不稳定化合物形式存在,可转移至其他部位循环利用,如N、P、Mg、K、Zn等,其中以N、P最为典型。当植物缺乏这类元素时,它们就从衰老组织转移到新生的幼嫩部位,从代谢水平低的部位转移到代谢旺盛部位,所以衰老的叶片出现相应的缺素症。 2.2 不可再利用元素 以难溶解的稳定化合物形式存在,难以循环利用,如Ca、B、Cu、Mn、S、Fe,其中以Ca最为典型。这些元素在老叶中的含量高于幼叶中的含量,缺乏这些元素,幼叶或新生组织会表现出相应的缺素症。 第六节 作物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1 作物的需肥规律 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不同时期需肥量不同 (营养最大效率期:生殖生长时期) 2 追肥的指标 1)形态指标(相貌、叶色) 2)生理指标 (元素含量、酰胺含量、酶活性) 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有收无收在于水 收多收少在于肥? 第一节 植物的必需元素 1 植物体内的元素 1.1 矿质元素与非矿质元素 1)矿质元素:将植物烘干并充分燃烧后,余下一些不能挥发的残烬称为灰分,而以氧化物形式存在于灰分中的元素称为灰分元素或矿质元素。 2)非矿质元素:燃烧时以气态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元素,如C、H、O、N、S等)。 2 必需元素及其确定方法 1) 必需元素的判别准则 A)缺乏该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 B)除去该元素则表现专一的缺乏症,而且这种缺乏症是可以预防和恢复的; C)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应表现直接的效果而不是间接的。 2)确定方法 借助溶液培养法矿质和砂基培养法,已证明K、Ca、Mg、S、P、N、Si、Cl、Fe、Mn、B、Zn、Cu、Mo、Ni、Na及C、H、O共19种元素为多数植物必需。 砂基培养法(sand culture) 溶液培养法(简称水培法Water culture, solution culture, hydroponics) 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培养液;(2)定期更换培养液,调节pH;(3)通气; (4) 根系遮光。 应用:功能和吸收机制研究,大棚蔬菜、花卉甚至粮食生产。 几种营养液培养法 A.水培法:使用不透明的容器(或以锡箔包裹容器),以防止光照及避免藻类的繁殖,并经常通气; B. 营养膜(nutrient film)法:营养液从容器a流进长着植株的浅槽b,未被吸收的营养液流进容器c,并经管d泵回a。营养液pH和成分均可控制。 C.气培法:根悬于营养液上方,营养液被搅起成雾状。 3)植物必需元素的种类 A)大量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较多,占植物体干重达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K、Ca、Mg、S等9种元素。 Si B)微量元素:植物体内含量甚微,稍多即会发生毒害的元素包括:Cl、Fe、Mn、B、Zn、Cu、Mo、Ni等8种元素。Na 3 必需矿质元素的生理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A)是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成分。如:磷存在于磷脂、核酸和核蛋白中,钙是细胞壁的重要元素。 B)是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者,参与酶的活动。如:钾是40多种酶的辅助因子,还可促进糖类的合成和运输。 C)起电化学作用及渗透调节。如:铁在呼吸、光合和氮代谢等方面的氧化还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D)与体内其他物质结合成脂化物等参与物质代谢与运输。 A) 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组成 核酸、蛋白质和酶、磷脂、叶绿素、光敏素、植物激素(如IAA、CTK)、维生素(如B1、B2、B6、PP)、生物碱等都含有氮; B)参与物质和能量的代谢。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基本药物培训通用课件.pptx VIP
- 园林绿化修剪标准.pdf
- 第1单元 活动1 发现身边的数据 课件2025湘科版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pptx
- 《强直性脊柱炎》PPT课件.pptx VIP
- 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共15张ppt)(内嵌音频+视频).pptx VIP
- 新22G03 墙下扩展基础.docx VIP
- 重点语法知识梳理(一)-2023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考点复习(牛津上海版).pdf VIP
- 公司二手车鉴定评估报告表.docx VIP
- 2017的qq号如何免费申请_qq号免费申请账号的方法教程.docx VIP
- DL_T 5852-202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