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路基路面工程第十四章课件.ppt
二、设计原则 4、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注意施工中废弃料的处理,积极推动旧面层和基层的再生利用,应保护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5、为确保工程质量,应尽可能选择有利于机械化、工厂化施工的设计方案。 6、对于地处不良地基的路段,为了适应路基沉降、稳定周期较长的特点,路面结构可以遵循“一次设计,分期修建”的方案。即在路基沉降、稳定周期内(3—5年),根据交通量增长规律,分几次修建,最终实现设计的目标,这样既适应交通量不断增长的需要,又提高了投资效益,最终保证了路面结构的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理论法实际上是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半经验半理论法,多数是以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为基础并通过实践验证而提出的,如比利时,壳牌石油公司、英国运输部、澳大利亚、南非、美国沥青协会。也有用理论分析法与经验相结合方法,如法国、日本、美国联邦公路局等。本规范仍以采用理论法。 例如:我国现行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美国的沥青学会法 壳牌法 第三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一、路面结构层次组合设计原则 1、按公路等级和交通需求选择面层等级和类型 2、适应行车荷载作用的要求 3、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稳定性好 基层一般应选择水稳性好的材料。 在季节性冰冻地区,设置防止冻胀和翻浆的垫层。 路面总厚度满足防冻厚度的要求。 4、考虑结构层的特点 面层耐久、基层坚实、土基稳定的要求; 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 ⒉厚度 根据基层组合成四种典型路面结构: ⑴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半刚性基层上设有较薄的沥青面层结构。 ⑵柔性路面──各结构层由沥青混合料,或沥青贯入碎石、或冷拌沥青混合料、级配碎石、砂砾等柔性材料层组成,无半刚性材料层的结构类型。 ⑶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采用贫混凝土、混凝土基层等的沥青路面。 ⑷混合式沥青路面──在半刚性或刚性材料层与沥青面层之间设置柔性基层的路面结构。 ⑴当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时,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沥青层厚度可为120~180mm;二级公路的沥青层厚度宜为60~120mm;三级公路的沥青层厚度宜为30~50mm(拌和法)或15~30mm(层铺法表处) ;四级公路的沥青层厚度宜为10~30mm。 ⑵当采用柔性路面结构时,面层可选用100~120mm双层式,其下设沥青混合料、贯入式碎石、级配碎石等柔性材料层。沥青厚度应根据公路等级、交通量等具体情况计算而定。 ⑶采用贫混凝土沥青路面时,沥青层可为100~180mm,当采取防止反射裂缝措施时,沥青层可适当减薄。 ⑷当采用混合式沥青路面时,面层可选用两层式,沥青面层厚度宜为100~120mm,其下设柔性基层。柔性基层可为单层或双层,厚度宜为80~180mm。 各沥青层的厚度应与混合料的公称最大粒径相匹配,一般沥青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5—3倍,对断级配或以粗集料为主的嵌挤型级配的沥青混合料,其一层压实最小厚度不宜小于公称最大粒径的2.5倍,以利于辗压密实,提高其耐久性、水稳性。 ㈡基层 ⒈基层的作用 沥青混凝土面层下设置基层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它作为道路的主要承重层和面层一起将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传布到底基层、垫层和土基; ⑵增加道路整体强度和面层的疲劳抗力,防止或减轻面层裂缝的出现; ⑶缓解土基不均匀冻胀或不均匀体积变形对面层的不利影响; ⑷为面层施工机械提供稳定的行驶面和工作面。 ⒊厚度 基层、底基层厚度应根据交通量大小、材料力学性能和扩散应力的效果,充分发挥压实机具的功能,以及有利于施工等因素选择各结构层的厚度。各结构层的材料变化不宜过于频繁,不利于施工组织、管理。 半刚性材料基层、底基层的一层压实厚度宜为180~200mm,并不得分层铺筑小于15cm的薄层,对半刚性材料的上基层厚度不宜小于180mm。 ㈢垫层 ⒈垫层的作用 ⑴排除路面、路基中滞留的自由水,确保路面结构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⑵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以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和抗冻胀能力。 ⑶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以减小土基所产生的变形。 ⒉垫层的设置场合 ⑴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路基经常处于潮湿、过湿状态的路段。 ⑵排水不良的土质路堑,有裂隙水、泉眼等水文不良的岩石挖方路段。 ⑶季节性冰冻地区的中湿、潮湿路段,可能产生冻胀需设防冻垫层的路段。 ⑷基层或底基层可能受污染以及路基软弱的路段。 ⒊垫层材料、宽度和最小厚度 垫层材料可选用粗砂、砂砾、碎石、煤渣、矿渣等粒料以及水泥或石灰煤渣稳定粗粒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粗粒土等。若采用粗砂和砂砾料时,通过0.074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应大于5%;采用煤渣时,小于2mm的颗粒含量不宜大于20%。 为了防止软弱路基污染粒料底基层、垫层,或为隔断地下水的影响,可在路基顶面设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七上历史早背晚默小纸条.pdf VIP
-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pptx VIP
- 安装施工员工作职责内容(32篇).docx VIP
- 气凝胶隔热保温纳米涂料-气凝胶基础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中心学校校园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pdf VIP
- 电动升降式高杆灯安装使用说明书.doc VIP
- GB50257-201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VIP
- 【备战25年高考数学】解答题06 10类导数答题模板(原卷版) (2).docx VIP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专题6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pptx VIP
- 【备战25年高考数学】解答题01 7类解三角形答题模板(解析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