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古代文学教课中的运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媒体在古代文学教课中的运用.doc

多媒体在古代文学教课中的运用 一、多媒体在古代文学史教学中的应用 古代文学史不仅具有文学学科的特点,还具有历史学科的特点,教师教学一般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讲授。古代文学史按照历史发展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的文学,即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以及近代文学。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文学特点、造就了不同的文学流派和文学人物。多媒体利用时间轴图、图表、声画并茂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展示所讲具体内容,学生会条理清晰地确定对文学的认知,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文学史的内容。利用时间轴图附加文本框梳理古代文学史知识。古代文学史的教学内容包括每个时代的主要文学潮流、文学流派、文学家及代表作品、作品主题、艺术特色等内容,十分庞杂。要使上述内容在有限的课时中面面俱到是做不到的,即使能够介绍和交代,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如采用PPT多媒体课件的丰富表现形式可有效解决一些问题。例如:李白的一生大致分为五个时期,每个时期的重要活动及其代表作品,内容较多,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十分枯燥且不易掌握。采用多媒体的具体做法是在PPT多媒体课件中画出5个时期的时间轴,对应5个时期在时间轴的上下部位分别用图框标出每个时期的重要活动及其代表作品,并对每个时期配以不同颜色。采用这种形式可以给学生展示5个时期全貌,有相应的对应内容,画面直观生动,教师根据图示可选择性讲解,讲解时省时、省力,而且课件可留给学生作为复习和进一步学习的参考。 采用对比图表形式阐述有争议的观点和内容。因时间久远、文献不足等问题,古代文学史中一些问题和事件在学界存有争议的内容较多,如对于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学界至今存有争议,学者观点颇多。类似这样的问题,可以采用PPT多媒体对比图表形式进行阐述。如对于李白出生地,李白自述说:“家本陇西人,先为汉边将,攻略盖天地,名费青云上。”(《赠张相镐二首》)李阳冰《草堂集序》和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新唐书》本传,都说他是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李白与唐皇室同一世系。但这一说法存在许多矛盾。《新唐书宗室世系表》没有李白这一支家族的名字。唐玄宗曾下诏甄序皇室族属,李白也未曾入籍。 于是学界遂产生种种异说。陈寅恪提出李白为胡人(《李白氏族之疑问》,《清华学报》第10卷第1期,1935年1月),詹锳、日本的松浦友久证成其说。胡怀琛提出李白是“突厥化的中国人”(《李太白通突厥文及其他》,《逸经》第11期,1936年8月)。周勋初从李白家人的名字寓意、夷夏观念、丧葬习俗、异端思想诸方面,也对李白的文化背景提出了种种质问(《诗仙李白之谜》,台湾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此外,尚有李白是隋末凉王李轨之后、陇西李氏丹阳房始祖李伦之后、李陵之后、李建成之后、李抗之后、太祖李虎侄子达摩之后、太宗曾侄孙诸说(参见郁贤皓、倪培翔《建国以来李白研究概述》,《李白学刊》第2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周勋初上引著作第12-25页)[1]228。对于李白的出生地同样有不同之说,有条支说、中亚碎叶说、焉耆碎叶说、长安说、蜀说等,参见上述所引郁贤皓、倪培翔、周勋初等人的文章。 而郭沫若经过研究说,李白出生于中亚的碎叶城,即今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托克马克城,此说在学界曾得到一定的认可。但李白究竟出生于何地,同样也有待进一步考证。对于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问题,如果讲师只是进行口述,势必造成语言枯燥无味、表情与肢体语言不够丰富,学生将会昏昏欲睡。如果以多媒体课件的图表形式将上述提到的学者、著作、文章、主要观点以图表形式展示给学生,可以做到清晰、直观、条理清楚,学生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记笔记,以备课后查找材料重点学习或研究。穿插高雅古乐丰富和补充教学内容。古代文学史强调的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相对于文学作品而言,“人文性”相对弱化,“艺术性”相对荒疏,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将其他艺术形式的丰富资源,用来图解、具象、拓展、发挥文学史的内容,使学生通过多元的艺术熏陶,培养其“纯正的文学趣味”。 如教学内容会涉及蔡邕《琴操》中对广陵散曲的介绍、嵇康在行刑前演奏最后的《广陵散》等,这些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仅用语言难以描绘其中的蕴意。教学中讲到此部分的内容时,在课上先播放古琴曲《广陵散》,让学生倾听铮铮琴声,神秘曲调,感受激昂慷慨的旋律;之后再配合教师的讲解,也会使学生感受聂政从怨恨到愤慨的感情喷发,感受嵇康临刑前的潇洒、从容;最终师生共同体会曲中具有戈矛杀伐的战斗气氛和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课前、课上、课后穿插给学生播放一些唐诗、宋词、元曲、诗文朗诵艺术片,播放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剧等,对学生进行艺术陶冶,并以此作为“享受文学”教学理念的实施环节。如果学生长期处于文学艺术的熏陶濡染之中,必然会对古代文学课产生发自内心的亲近感,这

文档评论(0)

wdhtm3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