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1例初步报告医药学论文.docVIP

小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1例初步报告医药学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1例初步报告医药学论文.doc

小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1例初步报告医药学论文 作者:罗亚平,王勤业,冯夏莺,徐忠良,汤峰,常小波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4年5月~2007年10月,对22侧跟骨关节内骨折行跟骨外侧小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6~18个月随访(平均10个月)。按CreightonNebraska跟骨骨折疗效评定标准:优15侧,良5侧,可2侧,优良率90.9%。[结论]小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跟骨;关节内骨折;钢板;骨折内固定术 作者简介:罗亚平(1960-),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创伤骨科,(电话)021(电子信箱)yapingluo1985@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2%,约75%为关节内骨折。因跟骨及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局部软组织覆盖质量差,故治疗困难,且后遗症多,预后较差[1]。对涉及跟骨关节内移位的骨折治疗应选择何种手术方法,才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目前仍存在分歧。本科自2004年5月以来采用跟骨外侧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1例,其中男17例,女4例。左足6例,右足14例,双足1例。年龄从24~62岁,平均36岁。高处坠落伤15例,交通伤3例,其他3例,皆为闭合性骨折。骨折按Sander′s分型:型5侧,型12侧,型5侧。合并腰椎骨折2例,骨盆骨折2例,其它部位骨折3例。受伤距手术时间5~14d,平均7d。 1.2手术方法 1.2.1手术时间一般在伤后5~7d手术,如跟骨周围皮肤软组织肿胀明显、出现张力性水疱,可适当延迟手术时间,待肿胀消退后再手术。 1.2.2切口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足在上侧卧位,手术在止血带控制下进行。切口从外踝尖后下2cm处,斜向跟距关节前下方的直切口(图1),长约4~5cm。切开筋膜,显露腓骨长、短肌肌腱和腓肠神经,将其向上侧牵开。继续向深层分离,切断跟腓韧带,显露距下关节(图2)。 1.2.3骨折复位首先在直视下对后关节面移位骨块进行复位,将一小骨膜剥离器插入到跟骨外侧壁的骨折线内,向上推挤塌陷之骨块,使其复位。对移位严重或复位不理想时,再根据术前影像资料判断骨折情况,在跟骨结节相当于跟腱附着处的上方,用1枚直径3.5mm的斯氏针沿跟骨从轴向前下达后关节面下骨块进行撬拨复位(图3)。充分恢复距下关节面、Bhler氏角和Gissane氏角。再在跟骨体的内外垫上一定厚度的纱布,用一把脊柱自动拉钩钳夹反方向旋转手柄挤压跟骨体的内外壁,以恢复跟骨的长度和高度。 1.2.4固定采用可塑型跟骨钛钢板固定,先根据跟骨骨折情况和大小选择好钢板(亦可修剪),用弯棒器将钢板预弯成跟骨外侧壁的形状,再根据钢板形状紧跟骨外侧壁在皮下潜行分离,安放钢板,对切口无法暴露部位在用螺钉固定时,可在钢板螺钉孔的皮肤投影处切一5mm的切口进行固定。 1.2.5术后患足抬高3~7d,常规应用抗生素7~10d,视切口渗血情况1~3d左右拔除皮片引流,术后2d逐渐鼓励足趾及踝关节活动,对肿胀明显的可加用20%甘露醇。14~17d拆除切口缝线。视骨折愈合情况一般术后2~3个月可负重行走。 2结果 本组21例(22侧)无1例出现感染、皮肤坏死及伤口不愈合。有2例术后出现腓肠神经挫伤症状,未作特殊处理。所有患者获6~18个月随访,平均10个月,按CreightonNebraska跟骨骨折疗效评定标准[2](表1)。其中优15侧、良5侧、可2侧、差0例(图4,表2)。 3讨论 3.1手术适应证问题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未累及关节内骨折通常预后较好,而累及关节内骨折预后存在很大差异.对移位的关节内骨折大多数学者主张手术治疗[1]。俞光荣、李鹏等[ 1、3]认为:关节内跟骨骨折关节面不平整台阶≥1mm,就应考虑手术治疗。作者认为对涉及关节面有移位的跟骨骨折,只要患者条件允许,应积极行手术切开复位,恢复跟骨关节面的解剖形态,有助于恢复足的功能、减轻病废。 3.2外侧小切口入路应用解剖 皮肤切口自外踝尖后下2cm斜形向前方,越过腓骨肌结节表面,与腓骨肌腱走向相平行。在位于肌腱的后下方皮下的腓肠神经,要注意保护,其走向基本与肌腱一致,可先给予游离后加以保护,再继续切开深筋膜,沿腓骨肌腱的方向切开覆盖其上面的腓骨肌下支持带,沿肌腱走向将腓骨肌腱的腱鞘切开,当两腓骨肌腱被游离后,可连同腓肠神经向上或向下牵开,暴露有限的

文档评论(0)

wdhtm3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