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芯片与计机间通信模型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流控芯片与计机间通信模型的研究

微流控芯片与计算机间通信模型的研究 摘 要 微流控芯片及其相关分析系统是一个涉及到化学、生物学、微电子学、机械学、控 制科学、信息学等多学科的研究领域,由于其涉及学科的多样性,所以在设计和实施上 存在许多困难。现阶段,微流控芯片的功能还远没有达到硅芯片的水平,要利用微流控 芯片完成一些科学计算、医学检测以及药物筛选等工作,还必须依靠计算机机的帮助, 这就使得微流控芯片与计算机间的通信变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在微流控芯片 与计算机之间建立开放式的通信模型,同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简单的实现。 首先,针对微流控芯片与计算机各自的特点,在微流控芯片与计算机之间提出了一 种开放式的不对称层次通信模型。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将复杂的通信过程划分成七个不同 层次,每层从自己的下一层得到服务并同时向自己的上一层提供服务。为了符合开放性 的特点,模型仅仅规定每个层的功能,对层的具体实现技术不做要求。 其次,对层次通信模型进行了简单的实现,以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依照层 次通信模型的特点,分别对计算机端的应用层、指令封装/解释层、传输层和接口层以 及微流控芯片端的反应解释层、反应层和反应反馈层利用相关技术进行了简单而具体的 实现。其中对指令封装/解释层中指令的定义作了具体的规定,对指令的操作通过COM 组件来实现;对传输层利用计算机串行协议(Rs.232)直接实现;对接口层则利用微流控 芯片分析系统来完成其功能,论文还详细讨论了如何对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进行自动化 分析的改造,使其适应层次模型的要求;在微流控芯片端的三层中,则对其运算、存储 逻辑的定义和化学实现的相关技术作了详细而明确的规定。 最后,在模型简单实现的基础上,对层次模型未来的推广做了探讨,其中对模型的 开放性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论文的研究成果为微流控芯片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提出了一种开放式的标准,降低 了两者之间实现通信的复杂度。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层次通信模型,分析系统,自动化分析,开放式标准 微流控芯片与计算机间通信模型的研究 ABSTRACT Microfluidicanditsrelated issucharesearchectwhichrefers chip analysissystem proj to andSOon.Itis hardto and themicrofluidicits and technology very designimplement chip related be are anddifficultieswhichshouldresearched analysissystem.There manyproblems and solved.At levelofmicrofluidicfunctionisfarlowerthanthesilicon present,the chip’S if microfluidictodosomescientific and calculation,medical chip’S,SOusing chip inspecting assistantsis is to drudgery’Sfiltering,computer’Snec

文档评论(0)

chuotuo00757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