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散度与比表面 二、等温吸附 1、吸附等温线的类型 三、吸附方程 2、Langmuir吸附等温式 3、BET公式 4、吸附热 3、铺展系数(spreading coefficient) 二、接触角(contact angle) 四、 表面活性剂 2、表面活性剂分类 3、表面活性剂作用 4、胶束(micelle) 4、亲水亲油平衡 三、溶液表面吸附的Gibbs吸附等温式 Gibbs吸附等温式 (1)Г2意义:单位面积的表面层中,所含溶质的量 与同量溶剂在溶液本体中所含溶质的量的差值, 称溶质的表面吸附量(表面超额)。 若为稀溶液,则 a 用 c 代替,故有: Gibbs吸附等温式 (2)Г? c 关系 A类线 ,dγ/dc>0,Γ<0,负吸附, 表面浓度低于本体浓度; ★ B类线:d γ /dc<0, Γ>0,正吸附, 表 面浓度高于本体浓度; C类线: γ达极小值 后,几乎不变,Г具 有饱和吸附量,即, 表面浓度与 内部浓度 有确定差值(γ不变)。 c Г C B -(d γ /dc) 越大,Γ越大。 1、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 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的特点是具有不对称性,即由一亲水基和另一憎水基(或称亲油基)组成。例如棕榈酸钠(C15H31COONa)的结构可分为如图所示的亲水基和憎水基部分: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繁多,按化学结构的分类方法将其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离子型中又可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两性型表面活性剂。显然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不能混用,否则可能会发生沉淀而失去活性作用。 1.离子型 2.非离子型 阳离子型 阴离子型 两性型 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RCOONa 羧酸盐 R-SO3Na 磺酸盐 R-OPO3Na2 磷酸酯盐 如肥皂一般是含碳14~18个的羧酸盐,这类表面活性剂一般不适用于硬水、酸性溶液和海水。 十二烷基硫酸钠是硫酸酯盐的典型代表。它具有良好的 乳化和起泡性能。 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主要有: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 盐、烷基萘磺酸盐。 R-OSO3Na 硫酸酯盐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R-NH2·HCl 伯胺盐 CH3 | R-N-HCl 仲胺盐 | H CH3 | R-N-HCl 叔胺盐 | CH3 CH3 | R-N+-CH3Cl- 季胺盐 | CH3 介稳状态与新相难成 难冷凝,难凝华,难凝固,难结晶。 热力学不稳定状态 四、亚稳状态及新相的生成 过饱和蒸气 过冷液体 过热液体 过饱和溶液 1、 过饱和蒸气 降温过程: A:不能凝出微小液滴 B:凝出微小液滴 AB:过饱和蒸气 pB> pA 消除:如人工降雨,加AgI颗粒 2、过冷液体 原因:凝固点下降。如纯净水可到-40℃不结冰。 pB 微小 B A l g pA 3、过热液体 沸腾是液体从内部形成气泡、在液体表面上剧烈汽化的现象。但如果在液体中没有提供气泡的物质存在时,液体在沸点时将无法沸腾。我们将这种按相平衡条件,应当沸腾而不沸腾的液体,称为过热液体。 液体过热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液体在沸点时无法形成气泡所造成的。根据开尔文公式,小气泡形成时气泡内饱和蒸气压远小于外压。 但由于凹液面附加压力的存在,小气泡要稳定存在需克服的压力又必须大于外压。因此,相平衡条件无法满足,小气泡不能存在,这样便造成了液体在沸点时无法沸腾而液体的温度继续升高的过热现象。过热较多时,极易暴沸。为防止暴沸,可事先加入一些沸石、素烧瓷片等物质。因为这些多孔性物质的孔中存在着曲率半径较大的气泡,加热时这些气体成为新相种子(气化核心),因而绕过了产生极微小气泡的困难阶段,使液体的过热程度大大降低。 ps h (新相)不能长大逸出(气泡内为凹液面)。 小气泡受到的压力为: p = p大气+ ps+ p静 p静=ρgh ps = 2γ/r 如 r =-10-8m,T = 373.15K时, γ = 58.85×10-3N.m-1, ps= 2 γ /r =11.77×103kPa h = 0.02m,ρ=958.1kg·m-3 p静=?gh = 958.1×9.8×0.02=0.1878kPa p大气=100kPa p =100 + 0.1878 + 11.77×103 = 11.87×103kPa 根据开尔文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