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能力的发展精要.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知能力的发展 Molyneux问题 如果教一个生来就失明的成人用触摸的办法来辨别同一种大小差不多的金属立方体和球体,以便在他触摸时说出哪一个是立方体,哪一个是球体。然后假定把立方体和球体放在桌子上,使这个盲人复明,请问:在他触摸这两个东西之前,他是否能够用视觉来辨别出哪个是球体,哪个是立方体呢? Molyneux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来自以下方面: 1、关于新生儿知觉能力的研究; 2、关于那些在生活早期被剥夺过视觉之后又恢复了视力的个体的知觉能力研究; 3、关于成人对失真视觉输入的适应能力的研究。 婴儿感知觉的研究 婴儿知觉研究的最大障碍在于,他们既不能用言语报告自己的知觉活动,也不能以熟练的行为做出反应。因此,研究者能否机智地利用婴儿的非言语反应,作为推断他们感知觉活动的指标,就成为婴儿知觉研究成功与否的关键。 1、偏好方法 在婴儿研究中,最有效的行为度量是他们的注视行为。在范茨的“偏好方法(preference method )”中,实验者同时呈现两个图案,并测量婴儿注视每个图案的时间。如果婴儿对某一对象的注视时间长于对另一对象的注视,则说明婴儿对第一个对象表现出了“偏好”。 1、偏好方法 1、偏好方法 出现这一“偏好”说明:婴儿的知觉系统能够对这两个刺激做出区分,也可以判断婴儿倾向于注意什么。 研究发现,甚至新生儿也表现出了某种知觉偏好:偏好相对新颖、清晰、复杂、对称、和谐的刺激。 婴儿觉得新异、复杂或惊奇的事物,随着他们认知系统的变化而变化 。 1、偏好方法 婴儿从出生起似乎便有了某种对视觉刺激的主动需求。 原因一,可能是视觉皮层的正常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视觉刺激输入。婴儿运用视觉能力的先天倾向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原因二,可能在于婴儿所倾向于注意的环境信息,正是那些对他们的发展而言最重要的刺激,如母亲的面孔等。 2、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habituation-dishabituation) 婴儿的吸吮行为可作为评估指标。首先给婴儿一个橡皮奶头供其吸吮,记下其吸吮频率的基线。 当一个新异的刺激(如声音)出现时,婴儿将产生定向反射,可能表现为吸吮行为的中断或频率降低。 2、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呈现,婴儿的定向反射将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消失,吸吮行为不再受刺激呈现的影响。(习惯化) 如果这时又出现另一个新刺激,婴儿可能又产生新的反射行为,吸吮行为再次发生变化。 (去习惯化) 例:语音的范畴知觉(categorical perception) 大多数知觉为连续性知觉 范畴知觉实验: 先听一个人工合成的b音 一段时间后,婴儿对此厌倦,吸吮速率下降 用两种方式改变VOT(voice onset time) 1、改变VOT,使b变成p音 2、改变VOT,但仍和b属于同一范畴 例:语音的范畴知觉 研究表明,1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在吸吮速率的变化上表现出对b和p两个属于不同音位范畴辅音的辨别能力(范畴间的辨别而非范畴内的辨别) 例:语音的范畴知觉 作用: 使声学提示转化为语音特征 只有忽略大量语音范畴内的变异,才能使语言理解成为可能 2、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除注视和吸吮等外显行为外,生理反应也能提供婴儿的感知活动线索,譬如心率变化。 该研究方法能够提供三方面的信息:(1) 婴儿的知觉辨别能力;(2) 婴儿的知觉偏好;(3) 婴儿的再认记忆的能力。 听觉的产生 婴儿在出生前已开始有听觉。最清晰地传递到胎儿的声音是母亲的言语声 用塑料玩具狗发出的“唧唧”声为刺激,对42名出生24小时内的新生儿测试: 一次刺激引起反应19名(45.2%) 两次刺激引起反应16名(38.1%) 三次刺激引起反应5名(11.9%) 听觉偏爱 对出生3天婴儿的研究:婴儿各自的母亲朗读孩子故事并录音,作为测验的声音材料 婴儿用一定的频率吸吮奶头,就听到自己母亲朗读的声音,反之则变为他人的声音 结果:85%婴儿会按产生母亲声音的频率吸吮 听觉偏爱 婴儿对说话声音敏感 婴儿在听成人讲话时,能使身体运动与讲话的声音模式同步 深度知觉 早期的婴儿是否具有三维知觉能力 ? 吉布森和沃克(Gibson Walk)发明了一种叫“视崖”(visual cliff)的装置,用于探索儿童这种知觉的发展。 “视崖”实验 “视崖”实验 当婴儿到能爬行时(一般为7个月左右),表现出逃避深侧的倾向(36人中27人爬过浅滩,只有3人爬过悬崖)。 将2个月的婴儿置于视崖深侧时,他们的心率比处于浅侧时的心率为低,说明他们能够从知觉上区分这种差异。他们只是注意到悬崖,而不是害怕。 方位知觉 上下(3岁),前后(4岁),左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