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药研发资料.ppt
药品五大原则(五大特性) 安全 有效 稳定 可靠 顺应 新药研发总体情况 制药的研发是一个耗资巨大而高风险的过程 全球2011年仿制药销售额超过1300亿美元。仿制药增长(11%)是全球药品增长(4%)的2倍多。? 高价值专利药专利集中到期 公众需求决定研发方向 FDA:仿制药定义 仿制药的申请:“Abbreviated New Drug Application (ANDA)”-简化的新药申请 与原创药是一致的,无论是在剂型、规格、给药途径、质量、药效特征以及适应症方面应是等同的。 一般不要求对其进行复杂及昂贵的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对其安全及有效性的要求却更为的严格。 就如同FDA在对仿制药的宣传材料中所说,“ We make it tough to become a generic drug in America so it′s easy for you to feel confident” -我们让申报仿制药变的困难来让您更能对其使用充满信心。 对仿制药的注册,审评即快又严格。 如84--93年FDA受理7289件仿制药品,审评后有约50%的品种获的批准。 01—05年FDA共批准仿制药品1541个。 目前FDA每年批准约250件仿制药品申请,约40-60%的申请因不符合要求而被退审。 新剂型:在FDA批准的1541个仿制药中,有143个属于控释剂 、缓释剂、 口服混悬片及透皮释药等较先进的剂型,占总数的9.28%。 美国FDA仿制药概况 美国目前非专利药物的市场价值是330亿美元,占全球非专利药物市场的42%。直到2011年,非专利药物在美国均将以两位数增长。 有关法规的修订为仿制药研制和获准上市提供了法律保证。对首家生产和仿制非专利药物(简称首仿药),从政策上给与优惠。如,首仿药将享有六个月的独家销售权。 增加仿制药审评新措施,改进审评程序,缩短审评时间,降低审评成本。 扩展宣传教育计划,提高公众对仿制药的认知程度;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促进仿制药的科学研究。 1. 体现在参比制剂的选择上 参比制剂的选择原则为- (1)“参比制剂”安全、有效性应合格。 一般应选择国内已经批准上市相同剂型药物中的原创药,在无法获得原创药时,也可选用上市主导产品作为参比制剂。但须提供相关质量证明(如含量、溶出度等检查结果)及选择理由。 (2)对于仿制药所使用的参比制剂都有着硬性的规定。 FDA 在《药品制剂参比目录》中都规定了参比的药品产品。以此来避免由于参比制剂使用的不同而可能导致的各仿制品之间发生显著的差异。FDA建议所有准备开发仿制制剂的厂家在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前,都联系仿制药办公室的生物等效研究部门,以确定适当的参比制剂。 2. 体现在对于cGMP的要求上 新发布的指导原则对于在仿制药开发中所需进行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细致严密的要求,如原料、制剂工艺、杂质、质量标准及生物利用度等项目都有相对应的指导原则。 要求加强对于整个工艺流程、原辅料以及包装、贮藏过程的控制和审查 。 在仿制药的全部申报材料中,关于原料、生产过程、包装和贮存等方面的材料占到了1/3 之多。 FDA仿制药审评部门开发出一种新的仿制药质量评估制度---问答式的审评体系(QbR) 包含了重要的科学和法规审核问题, 其目的: 1)全面评定关键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变量 2)建立质量方面的法规规范 3)确定与产品生产和设计相关的风险水平 问答式审评体系实施的目的 ①帮助仿制药审评部门有效地评估制剂的关键属性,有利于控制配方,生产工艺及参数,并建立与临床功效相关的产品质量标准,准备完整统一的审评报告。 ②帮助制药企业了解仿制药审评部门的审评标准,增加工作透明度。 ③指导制药企业把药品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用于仿制药开发,另外也有助于对仿制药开发进行风险分析。 药品研发一般流程 进行临床研究应具备的条件 申报临床研究并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 管理(SFDA)局批准 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四、新药临床实验 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s) 生物等效性试验(Bio-equivalent Study) 临床试验分期 I 期:为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主要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性(tolerance)和药动学规律,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II期:为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主要对新药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并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III期:为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应遵循随机对照原则,进一步评价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IV期:为新药上市后的监测,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进一步考察新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尤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