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鉴定结论是我国三大诉讼法中规定的法定证据之一,怎样正确适用司
法鉴定,查明案件真实情况,已经成为实现司法鉴定中立,公正的焦点。
在司法鉴定制度中,重新鉴定是检验和纠正鉴定结论的有效途径,但是由
于我国司法鉴定体制及立法的不足,重新鉴定不仅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反而成为影响公正与效率的痼疾。在我国当前弊端诸现的鉴定体制下,“重
复鉴定”,“多头鉴定”问题日益突出,司法鉴定有“鉴”不“定”的混乱
局面已经使司法鉴定的公信力下降,致使案件久拖不决影响诉讼效率的实
现。反复鉴定是当前司法实践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可以说是现行司法
鉴定体制诸多弊端的集中体现。由此所造成的“鉴定结论冲突”困局已经
成为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一大顽疾,其弊害甚大。
1
2004 年2 月20 日,浙江省余姚市两岁幼童方一栋在幼儿园猝死。本
案前后共计有五份八个版本的由不同鉴定机构作出的鉴定结论。这种鉴定
结论相互“打架”的局面使得该案的主审法官无法判断到底哪一方的鉴定
结论具有更高的证明力。2003 年2 月24 日发生在湖南省湘潭市的女教师
2
黄静命案 ,在案发22 个月期间,多家鉴定机构先后就其死亡原因做了5 次
尸检、6 次死亡鉴定。类似的案件1992 年在浙江省东阳市吴宁镇也曾经上
3
演过, 卢伯成诉胡尚军故意伤害赔偿案,案件历时 7 年,共做了 8 次鉴定.
如此反反复复的鉴定让公众陷入了困惑中,鉴定也步入了一个司法怪圈,来
回往复总无休止,为此,人们对鉴定的科学属性心存疑虑。
本文研究的是司法鉴定结论的冲突,探讨了冲突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笔者本文理性分析这种现象的生成,探索“鉴定结论冲突”的出路。反复
鉴定现象在三大诉讼法中都频繁出现,尤其以民事诉讼中为甚,给诉讼活
动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在诉讼过程中,多家鉴定机构参与其中,而且
各个鉴定机构之间各执己见,互不相让,鉴定结论内容也相互冲突严重,
法官无所适从,耗时长,花费大,结案十分迟缓,成为当事人不能承受之
重,造成司法资源的严重浪费。
本文全文三万余字,除前言和结束语,共分为四个部分。
1 本文引用关于该案的案情参见《幼儿园谜案》【EB/OL 】./program/lawtoday102310.
shtml.
2 新华网,《黄静案:以谁的鉴定结果为准》/comments/2004-12/16/content_2337895.htm
3 本文引用关于该案的案情均参见岳耀勇等《一件伤害案拖七年,八份鉴定书谁为准》,载《法制日报》1999 年11
月30 日第5 版。
本文第一章首先明确鉴定结论的概念界指和基本属性,鉴定活动,是
一个科学的分析、检验和判断的过程,科学性是其本质属性。司法鉴定又
非单纯的科学活动,它与自然科学上的鉴定以及社会生活中的鉴定有很大
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司法鉴定作为一种诉讼活动,还具有法律性的一面。
笔者对司法鉴定结论与非诉讼鉴定结论,司法鉴定结论与侦查中的鉴别性
结论作了区分,由此作出的鉴定结论具有其独特的法律特征和基本属性。
第二章通过对反复鉴定现象的研究,指出产生的根源并不仅在于鉴定
体制的弊端,更在于诉讼程序的不完善,同一个专门性问题的鉴定为什么
要经过几个鉴定机构?原因何在?笔者对两个典型的反复鉴定案例的深入
分析,总结反复鉴定现象的特点,通过考察反复鉴定的各种情况,笔者认
为,造成这一现象是多方面原因合力作用的结果。笔者将引发反复鉴定的
法律层面和制度层面的因素归为外因,将科学原理、技术方法以及鉴定实
施过程中鉴定自身因素归为内因。最后,对反复鉴定进行规制的可行性进
行了探讨。
在我国当前,“司法鉴定结论冲突”的状况较为常见。理性分析这种现
象的生成,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归根到底,是现行司法鉴定
制度诸多弊端的集中体现。第三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司法鉴定结论冲突的
原因,首先是我国法律上的缺陷和立法上的滞后,从鉴定机构,鉴定人员,
鉴定规范和标准三个方面探悉为何当前我国司法鉴定的公信力受到挑战。
其次是鉴定的决定权和委托权问题没有合理的解决,笔者通过比较国外的
三种现行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全国】汉字听写大会竞赛考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新高三第一次班主任会议,校长讲话:凝心聚力战高三,担当使命育栋梁.docx
- 《化学抛光和电解抛光》.ppt VIP
- 校园内施工安全教育课件.pptx VIP
- 某某村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2023年电动自行车换电站相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Q-CR 517.2-2023铁路工程喷膜防水材料 第2部分:喷涂橡胶沥青(OCR).pdf
- (王红)《遣戍伊犁日记》《叶柝纪程》录文.doc VIP
- 一种用硅藻土助滤剂废弃物制备纳米白炭黑的方法.pdf VIP
- 数字化转型之数据治理解决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