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税培训业务辅导祥解.ppt
第二篇 税收政策知识 一、征税范围——解决征税、免税与不征税问题 一、征税范围 征税:要注意“视同”(营业税与所得税的差异) 免税:属于征税范围,但免于缴税 不征税:不属于征税范围 不征税 注释性:条例、细则、税目中注明的,如:出让土地使用权不征收营、企业所得税中的不征税收入、非营业用账簿不征印花税等。 解释性:新问题、新情况及理解歧义作出说明的,如:饮食业现场销售食品不征营业税,同业拆借合同不征印花税。 调整性:改变如营改增——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 调整性 交通运输业 邮政电信业 文化体育业,如广播影视节目(作品)播映服务 服务业,如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等 无形资产转让,如研发和技术服务等 第二篇 税收政策知识 二、计税依据——全额、余额、组成计税价格 二、计税依据——全额、余额、组成计税价格 (一)全额——全部价款+价外费用 全部价款 价外费用,有例外: △符合条件的代收政府性基金或行政事业性收费 △代收代缴的保险费,以及代收代缴的车辆购置税、车辆牌照费 例如:营业税——娱乐业、一般贷款业务 房产税——租金收入 二、计税依据——全额、余额、组成计税价格 (二)余额——收入-扣除项目金额 营业税——分包业务、组团旅游、有价证券的买卖、单位转让土地使用权。(一般:收的环节只有加没有减,支的环节只有减没有加) 企业所得税: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税金——销售性、费用性、成本性,扣除——可扣除、不得扣除和标准内扣除,广告费、招待费、研发费、利息、捐赠等) 个人所得税:工薪、劳务、稿酬 土地增值税:土地成本、利息费用 房产税——经营用房 二、计税依据——全额、余额、组成计税价格 (三)组成计税价格 自建建筑物后销售的自建行为 建筑物用途 建筑行为适用税目 不动产适用税目 自建后销售 建筑业 销售不动产 自建后捐赠 建筑业 销售不动产 自建后自用 不缴 不缴 自建后投资 (常规) 不缴 不缴 自建后出租 不缴 服务业——租赁业 第二篇 税收政策知识 三、税率 三、税率 (一)比例税率 (二)累进税率 4级超率累进税率 7级超额累进税率 5级超额累进税率 (三)定额税率 第三篇 税收征管知识 一、税务管理 一、税务管理 (一)税务登记:登记种类、登记对象、登记时限、登记机关。 (二)账证管理:建账对象、时限,报备管理对象、时限。 (三)纳税申报 二、税款征收 (一)延期缴纳税款 条件:纳税人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须在缴纳税款期限届满前提出 权限:经省级税务机关批准 期限:延期最长为3个月 二、税款征收 (二)税收保全措施的一般程序 程序:(有根据认为)责令限期缴纳——(明显转移、隐匿财产、收入)提供担保——(经税务局长批准)税收保全:冻结存款,查封、扣押财产(相当于税款部分、按顺序) 适用对象: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实施范围:个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以及单价5000元以下的其他生活用品(不包括机动车辆、金银首饰、古玩字画、豪华住宅或一处以外的住房),不能查封扣押。 二、税款征收 (三)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一般程序 程序:(未按规定期限缴)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强制执行:存款中扣缴税款,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者变卖。 适用对象:纳税人、担保人、扣缴义务人、其他当事人 实施范围:同上 二、税款征收 (四)欠税清缴 离境清税 行使代位权 行使撤销权 二、税款征收 (五)税款的追征与退还 1.追征: 因税务机关的责任,在3年内可以追征,不加收滞纳金。 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在3年内可以追征,有特殊情况的(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追征期可以延长到5年。 对偷税、抗税、骗税,无限期追征。 税务违法行为在5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2.退还 税务机关发现,应当发现之日起10日内办理退还手续,不加算利息。 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3年内发现,应自接到纳税人退还申请之日起30日内查实并办理退还手续并加算利息。 第三篇 税收征管知识 三、法律责任 三、法律责任 (一)无意识造成少缴或不缴后果的行为 (二)注意“可处以、处以、并处以”的区别 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2000~10000元的罚款。 偷税: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以不缴或少缴税款的50%~5倍的罚款。 三、法律责任 (三)有关纳税申报的比较: 未按规定期申报(行为罚) 虚假申报,但未造成少缴或未缴税款后果的(行为罚) 虚假申报,且造成未缴或少缴税款后果的(偷税) 未进行申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