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玉米产量及其株型性状QTL定位和遗传基础的研究.pdf
摘 要
玉米(Zea L。)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提高玉米产量是育种家追求的首要目标。由于产量
May
遗传力低、环境互作和生物学基础复杂,具体操作上面临很大困难。随着分子标记技术和统计遗
传方法的发展,QTL定位正在成为剖析数量性状遗传结构的基本研究策略。本研究以玉米优良单
型分析,于一年五点的田间表型试验基础上,对株型和产量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探讨相关性
状的遗传基础,并对群体大小在QTL定位中的效应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1.以500个F2单株为作图群体,利用150个共显性的SSR标记,构建了覆盖玉米全基因组的分
子标记连锁图。图谱总长度1478.7cM,平均间距10.0cM。基于分子标记排列顺序的比较,该
连锁图谱与目前国际上发表的高密度的玉米连锁图谱非常一致,能够用于QTL定位。在P--0.05
水平上观察到47个(31.3%)分子标记发生了偏分离,在染色体上找到8个偏分离热点区域。
择引起,同时由配子体和孢子体选择引起的有6个(12.8%),配子体选择是偏分离的主要原因。
2.以397个F2:3家系为田问表型鉴定群体,于一年五点的田间表型试验基础上,采用复合区间作
图法,对16个与株型和产量有关的性状进行QTL定位,共定位了671个QTL,与产量相关的
为砷ld,ph5c、eh5c
等。
3.不同性状QTL的作用方式有所不同,加性、部分显性、完全显性和超显性都有检出。其中,
株型相关的QTL中,38。5%表现加性效应,52.9%表现部分显性,2.9%表现完全显性,5.7%表
现超显性;产量相关性状QTL中,21.7%表现加性效应,47.5%表现部分显性,12.1%表现完全
显性,18.7%表现超显性。因此,加性和部分显性是株型和产量相关性状的主要遗传基础。
环境下检测到(五个环境+联合),Bin1.03—1.06和3.04—3.06区域则在五种环境下检测到。分
析表明QTL集中分布现象与性状之间的相关呈极显著的中度线性相关(,=o.72)。此外,某些
境互作的影响。
5.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与环境互作分析表明:各性状发生互作的QTL比例在0.72.7%之间,
且QTL与环境互作因性状而异,从大到小排序分别是籽粒产量行粒数穗粒数穗长和穗粗
穗重百粒重和轴粗穗行数株高和穗位高,解释的表型变异在0.46%.9.08%之间。
其解释的遗传效应都比较小。涉及上位性互作的位点中,近一半互作发生在没有显著效应的基
因位点之间。上位性效应因性状而异,籽粒产量、穗长、穗行数和株高等性状涉及的互作位点
较多。且籽粒产量检测到上位性QTL与环境互作。说明上位性互作对玉米株型和产量相关性
状的遗传起到一定作用。
7. 以8个水平下的群体大小对籽粒产量、行粒数、穗粗、穗行数、百粒重和株高六个表型性状
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大小能够显著影响QTL检测数目、敏感性、特异性、效应、位置偏
差和作用方式,但也冈性状而异,与性状遗传力有关。降低群体大小将降低QTL的LOD值,
分析表明:株高、穗行数和百粒重QTL检测所需群体规模应大于200,籽粒产量、行粒数和
穗粗则就不小于300。
关键词:玉米,产量,株型,QTL,定位,上位性,环境互作,群体大小
Ⅱ
Abstract
Maize(ZeaL.)isoneofthemost isthefirst
May importantcrops.Highgrainyield breedingtarget
evaluationand of is difficult
breeder.However,the grain very
pursuedby geneticimprovementyield
atraitwith
since is low interactionandthe
grain
文档评论(0)